岳麓版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 )
A.对社会现象和政治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B.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发表自己所在阶级的观点,批判对方
C.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民主、学术民主
D.提倡题材多样、风格多样、形式多样
2.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的含义是( )
A.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B.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C.鼓励各种戏剧流派的创新发展
D.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3.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
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
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的观点
4.在历史探究课上,几位同学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开了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甲:“双百”方针是指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乙:“双百”方针的实施过程历尽曲折
C.丙:“百家争鸣”就是学者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
D.丁:“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与春秋战国时极为相似
5.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新中国的电影创作进入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广大科技文艺工作者经历了太多苦难
6.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双百”方针的推动
D.文艺工作者积极性的高涨
7.“文化大革命”时期,八大“样板戏”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与八大“样板戏”相关的正确结论是( )
A.从艺术形式来看都属于京剧
B.是贯彻“双百”方针的产物
C.表明文艺界呈现“百花凋零”的局面
D.“样板戏”的选择主要出于艺术价值的考虑
8.1978年后,中国舞剧、戏剧创作日益繁荣,并且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推动
D.“样板戏”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0.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下面对这两个时期的“百家争鸣”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当时科学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并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②前者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当时社会巨变有密切的关系,后者是我党的指导方针 ③前者有多个阶级、阶层参与,后者只允许在宪法范围内争鸣 ④两者都促进了社会的巨变,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12.“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这一文艺形式(
)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D.被奉为文艺工作者占领舞台的典范
13.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14.1949年6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由民盟副主席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后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旧貌变新颜”体现了
A.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
B.“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C.学术自由的政策与成效
D.“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
15.下示材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
某次会议上的讲话。他讲话是
A.以实现言论自由为目标
B.对修正主义进行批判
C.对双百方针进行阐述
D.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路线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
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1)对比材料一、二,两者的认识有何变化?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
(2)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二,他们的看法又有何变化?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影响毛泽东改变“双百”方针初衷的是他的什么观念?
参考答案
1-5CACBA
6-10CCBAB
11-15DCBDC
16.(1)材料一认为学术问题可以自由争鸣,材料二认为不同观点的争鸣归结到世界观上只有两个阶级之分。材料一的说法有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材料二不利于“双百”方针的执行。
(2)材料三将艺术划分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已不是提倡百花齐放。“双百”方针受到严重损害。
(3)阶级斗争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