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8 12: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依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
宗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市民阶层
D.
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
2.“‘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
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
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
3.“罗马帝国衰亡之后,通过马丁 路德、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文等人倡导的宗教改革,欧洲从异化的教廷禁锢下解放出来,踏上了全面复兴之路。”作者认为宗教改革使欧洲踏上全面复兴之路的依据是(

A.宗教改革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B.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C.宗教改革使欧洲从此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D.宗教改革使欧洲彻底打破了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4.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5.学习了宗教改革之后,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丙三位同学对宗教改革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甲说:宗教改革是一场政治运动;乙说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丙说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的一场反封建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说法都正确
B.甲、丙的说法正确,乙的说法不正确
C.乙、丙的说法正确,甲的说法不正确
D.甲、乙的说法正确,丙的说法不正确
6.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7.下列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在否定马丁 路德的基础上进行的
B.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C.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D.欧洲宗教改革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勇于挑战教皇权威
8.西方学者布克哈特曾说:如果不是宗教改革运动挽救了教皇政府,谁能说教皇政府本身的命运将会怎样?对他的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以挽救教皇政府为目标
B.
宗教改革对教皇政府没有产生冲击
C.
宗教改革促进了基督教的新发展
D.
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思想运动
9.阿伦 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能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
10.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 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12.“谁不知道,教会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
)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13.马丁 路德这样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马丁 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觉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14.在德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中,马丁 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下列对此贡献理解错误的是(
)
A.使德国人从此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权
B.开启了德国人自由阅读《圣经》,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C.推动了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为德国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D.有利于德国民族语言的形成,促进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崛起
1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 路德目睹了天主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 H.哈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参考答案
1-5ABBDA
6-10BACDC
11-15BBBBC
16.
(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马丁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