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8 12: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A.柏拉图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D.人的价值
4.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塔哥拉
6.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7.在伦理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8.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师徒关系,以下关于他们两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人文主义思想家
B.都注重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C.都属于智者学派
D.后者对前者非常尊重,但不盲从
9.古希腊的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10.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11.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21世纪教育网”来做统治者
12.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13.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
)
A.提倡“美德既知识”
B.主张由人民行使权力
C.反对直接泛滥的民主
D.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14.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15.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

A.哲学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B.西方理性精神开始萌发
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的认识
D.二者所得结论荒诞不经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材料一中
“尊敬的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的具体表现。(8分)
(2)从上述材料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持何种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
参考答案
1-5BCDCA
6-10CACBC
11-15ABCBB
16.(1)柏拉图。批驳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他还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符合实际。
(2)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