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8 12: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人曾对下图反映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描述“饮酒仰脸要翻手,
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这一著名戏剧(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由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B.是士人群体逐步形成的直接产物
C.与理学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有关
D.被称为“百戏之祖”且享誉世界
2.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
②绘画艺术的演变
③墓葬文化的沿革
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3.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③产生的宋元时期古代戏曲形式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皮影戏
B.南戏
C.杂剧
D.京剧
4.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5.明朝吴江派代表王骥德的《曲律》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戏曲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呈衰落态势
D.经济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6.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
(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C.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8.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由此说明(  )
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
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9.下列有关昆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
B.“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出自《牡丹亭》
C.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的鼎盛时期
D.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
10.下图是《霸王别姬》的剧照,梅兰芳饰虞姬,袁世海饰项羽。下列对这幅图片的正确解读是(  )
INCLUDEPICTURE
"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Rar$EXa0.316\\模板处理工具最新版v
1.02\\大兴2\\3X3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Rar$EXa0.316\\模板处理工具最新版v
1.02\\大兴2\\3X33.TIF"
\
MERGEFORMATINET
A.梅兰芳饰演的角色是旦角行当,袁世海饰演的角色是净行当
B.传统京剧剧目往往真实地再现历史,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C.传统京剧表演注重程式化,同一行当在化妆、服饰上差别不大
D.只有净才勾画脸谱,其他行当化妆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11.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
A.傩戏
B.元杂剧
C.京剧
D.粤剧
12.民国时期,爬长城、逛
( http: / / www.21cnjy.com )颐和园、去梅兰芳家是当时老外来中国最向往的三大传统项目。梅兰芳是由于唱京剧而闻名于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区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中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13.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14.“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
15.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A.戏曲
B.小说
C.说书
D.绘画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灶火等民俗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5AACBA
6-10ABDBA
11-15CDDCA
16.(1)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
(2)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3)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对京剧珍惜和保护;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