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8 12: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论语 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2.“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以上诗文的文体是(  )
A.唐诗
B.汉赋
C.楚辞
D.元曲
3.优秀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对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背景有很大益处。唐代诗人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有“诗仙”的美誉。从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是(  )
A.唐代的盛世
B.唐代由盛转衰
C.安史之乱后的景象
D.历经沧桑的社会景象
4.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
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
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
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
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
5.“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商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的是(
)
①《诗经》的出现
②楚辞的盛行
③宋词的兴盛
④话本的兴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6.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
7.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名著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8.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9.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富宫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B.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C.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D.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10.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是真实的存在。最能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

A.《诗经》里有大量歌颂商、周的诗篇
B.《史记》里夏代的记载没有商、周丰富
C.
夏禹是传说人物,商汤、周文王是历史人物
D.
夏代文字尚未发现,商、周有较成熟的文字
11.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耆卿(柳永)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文人生活腐朽化
B.文学作品世俗化
C.文学作品商品化
D.市民阶层扩大化
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两宋
13.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14.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作为论据的是(
)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15.《汉书 匈奴传》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这说明(
)
A.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
C.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
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临安等都是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的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清小说产生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的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5BCABC
6-10BABBD
11-15CDCCA
16.(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任答三点)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4)趋势: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