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8 12:4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除了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
A.“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
B.启蒙思想的传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2.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魏源
3.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是(  )
A.养浩然之气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
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6.王夫之说:“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也,敌国之财皆吾财也。”这里反映了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是(  )
A.主张工商皆本
B.主张以战争促生产
C.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D.主张发展国际贸易
7.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主张(  )
A.成为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C.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始皇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其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评论的对象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都批判了中央集权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9.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中国两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文化专制时代,可以说是出现了一缕民主的曙光。黄宗羲、顾炎武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  )
A.大力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提出国家应重视“法治”的主张
D.认为国家是君主个人的产业
10.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11.黄宗羲在他所著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里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说明他
①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
②主张推翻君主专制
③主张学校拥有对执政者的监督权
④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这块敲门砖,
“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3.《传习录》记载:“古人所以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材料表述的是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14.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主张学以致用
B.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迷信崇拜
D.倡导自由平等
15.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认为:“盖亭林论学,本悬二的:一曰明道,一曰救世。其为《日知录》,又分三部:曰经术,治道,博闻”。梁启超认为此人的学术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A.救亡图存
B.内圣外王
C.格物致知
D.推故致新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韩非子》
“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概述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CBDCA
6-10DBCAA
11-15CADCB
16.(1)思想:为政以德;法治;无为而治。
(2)猛烈抨击专制制度;没有冲破君主专制政体,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