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8 12: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大一统”理论
B.“罢黜百家”
C.“天人感应”
D.“仁政”思想
4.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5.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君为臣纲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君臣共主
6.“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人是相互感应的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汉武帝时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下列与此相关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B.大一统的文化体制形成
C.民间私人办学蔚然成风
D.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9.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此背景下,西汉政府立国的指导思想是(  )
A.墨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儒家思想
10.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五行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12.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13.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之于(  )
A.圣人
B.儒者
C.官吏
D.帝王
14.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伤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二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
( http: / / www.21cnjy.com )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应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2)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5
CBCDA
6-10
DCCCD
11-15DADBA
16.(1)“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董仲舒。有一定的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在今天,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吸取其精华内容,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