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9-28 13:16:45

文档简介

《蜗牛与黄鹂鸟》创作背景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台湾校园民谣。原唱银霞, 1977年3月,正式发行首张专辑「秋诗篇篇」,银霞踏入歌坛,即因漂亮的外型,十分讨好观众,加上其姐「甄珍」的明星光环庇荫,与姐夫「刘家昌」创作才华的双双加持下,开始在歌坛平步青云。同年陆续灌录有「台北66」与「日落北京城」等电影原声带,分别收录有,日落北京城、你在恋爱我、秋的季节、你是天边一颗星、我忘不了、少女寻情、秋忆、民国66年在台北等歌曲。受到观众喜爱的「银霞」,在歌唱事业准备起飞之际,毅然赴美继续求学,此决定成就未来的她,成为当年歌坛少见的学士明星。「银霞」悄然赴美念书,睽违歌迷近两年时光,利用暑期回到台北时,而再有机缘为老东家灌录新歌。1979年8月,「海山」推出这张打着「民谣风」旗帜,「银霞」与「旅行者三重唱」合作的「回答」专辑。在唱片发行未久,即先有「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改编童谣,迅速受到中小学生喜爱,而「张弼」以胡适原词为其谱曲,未被「包美圣」唱红的「兰花草」,却成为银霞的代表作之一。同时已传唱多时的「偶然」,也能在银霞不花俏的重新诠释下脱颖而出。在首张民歌专辑里,银霞首次发表两首自己的词曲创作,唱片另收录有,银色独木船、我觉得惊奇、在这个时刻、霞光相思林、我愿等歌曲。
在时下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有蜗牛的毅力;要有自知之明的触角,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就要学会将勤补拙,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踏踏实实积极向上。当我们埋怨别人不给自己机会时,我们反问自己一句:你准备好了吗?在这个极度功利的社会里,“将勤补拙”或者说的确不是一个很好的生存,但是总比坐以待毙好得多!现在不少年青人,缺乏的就是一种务实,进取精神!宁愿在家做“啃老族”,也不愿意踏踏实实打一份。
课件13张PPT。蜗牛与黄鹂鸟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台湾叙事民歌勤恳、踏实骄傲、自大锲而不舍、执着追求二、学情分析好奇、好动、
喜欢模仿
集中注意持久性差
对富有童趣的事物易产生兴趣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学唱歌曲 速度 力度 音色 语气
2、过程与方法:
与人合作 创作性地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忍不拔 锲而不舍
教学重点:深入角色 感受音乐美 思想教育教学难点:1、吐字清晰 2、∨教学关键: 探索规律
化难为易
5 5 5
阿门 阿 亲自实践
寻找答案四、教法、学法 教法:
游戏法 熟悉歌曲 学习热情
合作法 学唱歌曲 歌唱兴趣
情景法 启发引导 处理歌曲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主体性
学法:
聆听、体验、模仿 学唱歌曲
自主探究、总结提炼 解决难点五、教学程序一、熟悉歌曲游戏法 理性

感性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高 快 p 细
低 慢 f 粗二、学唱处理歌曲及思想教育师生关系
先易后难傲慢


更高
境界点
题 坚定
阿 v角色变换音乐为本
自我教育三、表演歌曲创
编合作自信能力四、拓展创编秋天版本的《蜗牛与黄鹂鸟》创作能力让我们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再见啦!蜗牛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虽然也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但形状都相似。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腹足纲;取食腐烂植物质,产卵于土中。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