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8 16: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二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名(nì)
孤苦伶仃
(líng)
锃亮(zhèng)
正襟危座
B.禁锢(gù)
衔觞赋诗(shāng)
琐事(shuǒ)
气宇轩昂
C.宽恕
(sù)
翻来覆去(fù)
迁徙(xǐ)
负箧曳屣
D.绯红(fēi)
广袤无垠(mào)
溺爱
(nì)
鸢飞戾天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托尔斯泰的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C.“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学生能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未来人生的成败。
B.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C.本次招聘,多数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医院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D.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对我非常有兴趣,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⑤
5.下面句子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变化的是(

A.原句: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改句: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并非只有一个。
B.原句: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改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王阳明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
C.原句: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问了姜文不下几十个问题,姜文均应对自如,谈笑风生。
改句:姜文被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问了不下几十个问题,均应对自如,谈笑风生。
D.原句:每次品鉴会都会给我带来惊喜。
改句:惊喜是每次品鉴会给我带来的。
6.对下面语段的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尽管黄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减。纸币在通货膨胀面前无能为力,而黄金天生具备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时代尤为耀眼。美元和黄金价格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会自然走高。在股市风险加大时,黄金市场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最近国际市场金价走高,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震荡不无关系。
A.预测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
B.解释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
C.分析黄金投资的国际环境
D.说明影响金价的各种因素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赠钱征君少阳①
唐·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馀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②唯须饮,投竿③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注释】①此诗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阳其时年已八十余。②秉烛:《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③投竿:垂钓。
7.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展现一幅景色秀美、风光明媚的图画,同时又暗示了主人公一种恬淡闲静的隐居生活。
B.颔联紧承上联,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征君已风烛残年。借景抒情,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所触发的无限感慨。
C.颈联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表面上写闲适之乐,实则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
D.尾联写如果诗人自己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求贤若渴的明君,还能辅助国政、建立功勋。
8.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不拘格律,这首诗首联对仗,颔联、颈联却不对,其豪放雄奇的情思与才气不为严密的格律的束缚。
B.诗人提笔就写“酒”,然后再用“三月”暮春,点明季节,为颔联写感慨作伏笔。这种写法起势突兀,新颖奇特。
C.“各成丝”中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把钱征君和自己联系在一起,本诗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
D.尾联中“如”、“犹”很重要,说明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①,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②书,父僧习③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④,并领记室⑤。广陵王欣⑥,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⑦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⑧,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注释】①不为章句:不咬文嚼字。②暴:晒。③僧习:柳僧习,柳庆的父亲。④尚书都兵郎中:官职名。⑤领记室:代理记室。⑥广陵王欣:广陵王元欣。⑦脱:释放、放。⑧僚吏:僚属吏员。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B.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C.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D.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
)
(2)
屡(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
12.用自己的话说说柳庆“笞杀”孟氏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3.结合选文,试分析柳庆这个人物形象。(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东风不与周郎便,

(2)
但愿人长久,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伤心秦汉经行处,

(5)《马说》中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
_
,___
___”。
(6)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
让土地休息一会儿
豆春明
①一进冬天,村庄便闲下来。风跑进跑出,一刻不停地收集温暖。这个时候,感觉到最寒冷的,不是牲畜,也不是人,而是风。没有村庄,风也许会被冻死的。不过不要以为村庄就很了不起,如果风不来取走温暖,村庄便遭遇不了冬天。村庄需要休息,而风正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②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这是树以休息的名义,在一遍一遍地温习自己。人也休息了。人尽量躲在一个角落里,避免让风发现。人变得有点清心寡欲,而且很大方,第一次把广阔的世界归还给草木、山川、流水……
③土地也该休息了。
 
④要说忙土地最忙,要比累土地更累,可是很少有人心疼土地。人天天走过田野,心疼的是地里的庄稼。哪株庄稼长高了,哪棵庄稼生病了,人一清二楚。但哪块田老了,哪片地伤了,人根本不去过问。人把土地折腾够了,就抛在一旁不管了。
 
⑤只有风心疼土地。风理解土地的苦,到了冬天,风就看管好土地上的麦苗,不允许它疯长。监督地里的蛇虫,安排它去冬眠。这些东西比人听话,整个冬天都安安静静的,不去惊扰土地。当然也有如梅花之类不懂事的,在人的鼓动下硬要绽放得轰轰烈烈。风生了气一个劲儿地吹,直到把梅花吹光了事。风做的一切,是为了土地能休息一会儿。
  ⑥在冬季的天空下,土地舒展着自己。一块田挨着一块田,田依偎着好像在取暖。等到稍微有些暖意,风坏坏的,偷偷溜过来,又把那点温暖抢走了。田挨得更紧了。平日里,在人的干涉下,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此刻又重新聚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田在冬天里会不会也像人一样出趟远门,去看望一下多年未见的亲友呢?
  ⑦每一年,风都如期出现在村庄。
  ⑧但风显然忽视了人的善变。
  ⑨从前,人衣衫褴褛,不得不听风的话。现在,人锦帽貂裘,可以不怕风,不理睬风了。眨眼之间,人又把广阔的世界从万物手里夺过来。人想干什么就做什么。风记得昨天还同一块地说着笑话,今天就发现那块地上立着高楼。风急得围着楼转圈,想把土地找回来。住在楼里的人抱怨:风太大了。是的,够大的了,可风越来越觉得无能为力。
  ⑩在人的带领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风不敢肯定还有谁会听自己的话。更担心的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村庄会没有冬天,世界也无冬天,土地就彻彻底底无法休息了。如今,人们只在盼雪的时候才会想起风,想起冬天。有时雪真的下在村庄或者另一个叫城市的村庄里,人便兴奋地哇哇怪叫,以为发现了天地之间的大美。可是雪一停,人就把风扔了,把冬天扔了。今天的村庄,正在习惯没有冬天的日子,已经习惯不让土地休息。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在明天的村庄?
   自然也会有人想起那些老旧的时光。那时的冬天冷得像冬天。土地懒懒的,啥也不干。水也不去流浪,大大方方地躺在土地的怀里,清清亮亮的,似一面镜子。这种田,名叫冬水田。人走到田边,可以照一照自己的美丑。白云飘过,也能映出自己的厚薄。风吹过来,田和水有些动荡。风安慰说:不要紧,现在是冬天,放心休息好了。
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
(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有改动)
15.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土地也该休息了”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根据选文内容,说说风与人分别是怎样对待土地的。并说说“为了让土地休息”,风是怎样做的?(4分)
17.结合选文,仔细揣摩,下面语句与括号中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3分)
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村庄里树木的花朵萎谢了,叶子凋零了,曾经是繁枝密叶的树木,成了光秃秃的一片。)
18.作者在文中反复谈到“在人的鼓动下”、“在人的带领下”,作者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19.
选文第⑩段最后一句:“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在明天的村庄?”有读者提出,从立意看,如果把这里的“在”字改为“住”字,会更好。请你帮助阐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
23题。(13分)
江苏园:春来江水绿如蓝
于丽爽
①江苏园是北京园博园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最大的江南园林;荟萃了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瞻园等江南名园的经典景观和造园技法;和广东、福建并列为三大以省为单位建设的大展园,由苏州市和南京市联手共建。
②从5号门区进入园博园,对面小山坡上一大片樱花树,4月底5月初,一树树粉色的樱花中夹杂着几棵白色樱花,微风一吹,落英缤纷。就在这花树婆娑中,若隐若现着白墙灰瓦。高墙之中,露出屋角、树梢。这里,就是又名“忆江南”的江苏园。
③进正门一步踏入门厅,方方正正一小院。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
④展园施工负责人束卫东介绍,和北京的皇家园林不同,苏州园林都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门厅是停轿出轿的地方。植有岁寒三友,代表主人品格高洁;五福临门的地面铺装则寓意福在眼前。一个小小的门厅,就有这么多设计,江南园林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可见一斑。
⑤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是粉墙、黛瓦、栗柱、灰砖。从门厅右转进入园内,迎面屏山堂,通透的空间,四面暗红色的柱子,最能体现栗柱的特点。据介绍,这种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整个江苏园中建筑用的都是这种漆,与北方园林惯用的朱红色漆截然不同。
⑥屏山堂由前厅、天井、后厅组成。一望名字便知,起的是障景的作用:杵在门口,把后面的景观隔断,让游客在此不能一览全园,充满期待。苏州园林这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全世界沿用至今。
⑦做足了这些文章之后,左转进入园中,眼前真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里有山有水,有亭有榭,有舫有阁,有楼有斋,心情刹那明亮起来。
⑧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整个江苏园中,水面占了三分之一,水中主种荷花,求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水岸四周,点缀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建筑。
⑨荷花厅是园中主体建筑,典型的四面厅,四面都能开门。荷花厅前是开阔的赏荷平台,从这里望去,眼前的景色层层递进,山水楼榭尽收眼底。左右两侧的揖峰轩、曲楼是近景;方亭、芙蓉水榭是中景;扇亭、舒啸亭是远景,高低错落,浑然天成。这,也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强调自由配置以创造奇巧的景致,虽是人工产物,却要把大自然的野趣呈现在眼前。
⑩江苏园的正门匾额上写着“忆江南”,出口门匾额上则写着“江南”。入园时,游客带着对江南风光的回忆和想象,一番游览、一一亲见之后,出园时,就只会在心中默念,这,就是江南!
20.通读全文,说说江苏园主要有哪些特点?(4分)
21.文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这种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整个江苏园中建筑用的都是这种漆,与北方园林惯用的朱红色漆截然不同。
22.江南园林在设计上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从哪里可看出?(3分)
23.文中加点的词“据介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4.综合性学习(6分)
2015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借助“世界读书日”这样的好形式,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特举行“共享阅读,共同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活动。
(1)【读书故事我知道】读书的传统早已沉淀在民族性格的深处,一个个动人故事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读书的酷爱。请你写出两个跟读书有关的成语故事。(2分)
示例:囊萤映雪
(2)【推广阅读我宣传】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而在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总体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仅为4.5本。国民阅读危机已经从一个行业话题演变成为公共话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阅读推广活动越发显得迫切。学校准备在校园内挂出多幅标语,
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进行阅读宣传,请你帮忙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3)【阅读好书我推荐】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请你向班上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并简要写出推荐的理由。(2分)
25.写作(50分)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铃声:闹铃声、门铃声、电话铃声,校园里的铃声、车站码头的铃声、剧场影院的铃声……铃声,无处不在,可能带给你难忘的记忆,还可能带给你无穷的回味……
请以“铃声响过之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D
2.C
3.A
4.B
5.D
6.B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
7.D(不是写诗人自己,是写钱征君。这里的“隐士”指钱征君,同时要关注诗题。)
8.A(只是颔联不对。)
(二)
9.A
10.
(1)
有人
(2)多次、屡次
11.
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余字的文章来背诵。
12.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13.三读即背千言赋,可见柳庆聪明机敏;惩治孟氏,可见柳庆不畏权贵、严明执法。
【参考译文】柳庆字更兴,自幼聪明机敏,有度量。博览群书,而不咬文嚼字。喜欢饮酒,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余字的文章来背诵,柳庆立即读三遍,就能背出来,一字不漏。
大统十年,柳庆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并代理记室。广陵王元欣是魏国皇室的亲族。他的外甥孟氏屡次横行不法。有人告发孟氏盗牛。柳庆将其逮捕审讯,确认情况属实,立即下令把他监禁起来。孟氏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竟然对柳庆说:“如果今天把我关起来,以后你用什么(方法)放我?”元欣也派人辩解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隆重召集僚属吏员,公开宣布孟氏倚仗权贵虐害百姓的罪状。说完,就命令将孟氏打死。从此以后,皇亲贵族收敛气焰,不敢再侵害百姓。
(三)(8分)
14.(1)铜雀春深锁二乔
(2)千里共婵娟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15.结构上:承接上文“树休息了”、“人也休息了”而来(1分),同时又照应标题,总领下文(1分)。内容上:表达作者对土地遭到破坏的无奈,对土地命运的担忧。(1分)
16.风心疼土地,理解土地的苦,想方设法让土地休息一会儿(1分);人很少心疼土地,不让土地休息,甚至把广阔世界从万物手里夺过来,造高楼,建城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使土地不得安宁(1分)。
为了能让土地休息,风就看管麦苗,不允许它疯长;监督蛇虫,安排它去冬眠;对梅花之类不懂事的,就一个劲儿地吹,直到把它吹光了事;看见地上新立高楼,会急得转圈,想把土地找回来。(2分)
17.
与括号内的句子相比,原句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的花与叶萎谢、凋零的过程,富有情趣,留有想象的空间(2分)。
18.
土地遭到破坏,完全是人类作用的结果,是由人类的“善变”(对于环境的破坏)、人类对土地的不重视而造成的,所以特意强调“在人的鼓动下”、“在人的带领下”,含有对人的谴责之意。(3分)
19.
“还有没有力气留在明天的村庄”表达的是作者对土地遭受破坏的无奈与对土地未来命运的担忧(1分),只是担心土地会不会消失(1分);改成“还有没有力气留住明天的村庄”,表达的是担忧被破坏后的土地还能不能承载得住明天的村庄(1分),是对人类生存前景的忧虑(1分)。立意更深刻,所以把“在”字改为“住”字更好。
(二)(13分)
20.在设计上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外形特点是粉墙、黛瓦、栗柱、灰砖;造园手法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以水作为园林的灵魂;强调自由配置以创造巧夺天工的景致。(一点一分,共4分)
21.作比较(1分)。拿江苏园中的建筑用漆与北京园林朱红色用漆作比较,突出江苏园林建筑“栗柱”的特点。(2分)
22.在园中“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来代表主人品格高洁;“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代表五福临门,则寓意福在眼前。(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给3分)
23.不能删去。“据介绍”说明没有确切的资料能证明“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表明此说法仅仅是听来的;去掉后则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4.(1)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程门立雪、韦编三绝等(2)示例: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
今天你读书了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前苏联小说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我们阅读这部著作,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而且可以借鉴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
25.作文
略(5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