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8 21:11:58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4)
知识点: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分析
三、作文训练
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下面句子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上相应的字。(2分)
①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
无垠的宇宙。
②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huì)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③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kuì)
赠。
④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hè)
装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她高高的个头,匀称的身材,和她那几个篮球队的朋友站在一起,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发展。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制定出防沙措施。
4、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巴金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C、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茨威格、纪伯伦分别是意大利、黎巴嫩作家。
D、千古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诗人想继续为(国家或民族)效力的思想感情。
6、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2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7、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1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

8、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填空。(10分)
①《满井游记》作者是

,与他的兄弟一起被称为


_____________,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_________。
③《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文中用比喻写水声的句子是


啊,电!你这宇宙中
呀!《雷电颂》作者是_______,本篇课文节选自一部历史剧________。

散入珠帘湿罗幕,
。该诗作者岑参是唐代
派诗人。

念天地之悠悠,


,对此可以酣高楼。

__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幸福是陶渊明“

”的悠闲自得。

朋友遇到挫折、困难时,你可用李白的《行路难》中句子勉励他:“

。”
9、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的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而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______________”说这话时,母亲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1)
a.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b.可改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补写母亲说的话。(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藤野先生(节选)(13分)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③“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④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标致”的本意是
,这里的修辞方法是
。(2分)
1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2分)
12、从①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2分)
13、②段中的第1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2分)
14、③段中的“他们”指的是
。(1分)
15、④段中“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
(2分)
16、④段中的“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是指
(2分)
(二)把笑脸带回家(11分)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了就哭了,我跑过来问怎么了,母亲哭着说,你爸爸下岗了。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不上学,你爸正是因为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笑嘻嘻的。母亲问他怎么样。他笑着说,差不多了。母亲说,天天都说差不多了,行就行,不行就重找。父亲道,人家要研究研究嘛。一天,父亲进门笑着说,研究好了,明天就上班。第二天,父亲穿了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二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夹在自行车后面。
两个月下来,工程完了,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个自行车早出晚归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我指着父亲的背影对母亲说,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母亲叹道,你爸爸是个好人,可惜他太无能了,连找工作都这么认真负责,还能下岗,难道真的是人背不能怪社会?
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我对父亲的蔑视发展到了仇恨,因为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我们小区里回荡着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
有一次我在上学路上捡到一块老式手表,手表的链子断了,我觉得有点熟悉。放学路上,我看见父亲车骑得很慢,低着头找东西,这一次父亲从我面前走过却没有看见我。中午父亲没有回家吃饭,下午上学时我又看见父亲在路上寻找。晚上父亲笑嘻嘻地进门,母亲问,中午怎么没有回家吃饭。父亲说,有一批货等着送。我看了父亲一眼,对他突然产生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同情。后来才知道,那块表是母亲送给父亲的唯一礼物。
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前面围了好多人,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我从没有见父亲哭过,看到父亲悲伤的样子,慌忙往家跑。等我带着母亲来到出事地点时,父亲已经不在了。晚上父亲进门笑嘻嘻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母亲问,伤着哪没有?父亲说,什么伤着哪没有?母亲说,别装了!父亲忙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处理好了,吃饭。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三轮车走了。母亲说,孩子,你爸爸虽然没本事,可他心好,要尊敬你爸爸。我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他是那么可敬。
我和爸爸不讲话已经成了习惯,要改变很难,好多次想和他说话,就是张不开口。父亲倒不在乎,他每天都在外面奔波。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夜里困了,我就想起父亲进门时那张笑嘻嘻的脸。
离开家上大学的那一天,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打的或有专车送到火车站,我和母亲则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去。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上大学的学费。
父亲把我送上火车,放好行李。火车要开了,告别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大声喊道:爸爸!除了大声地哭,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笑嘻嘻地说,这孩子,哭什么!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8、文章以“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请用四字短语加以概括。(2分)
[
]一不理不睬一[
]一感动骄傲
19、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运用的妙处。(任选一句作答)(2分)
(1)因为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
(2)后来才知道,那块表是母亲送给父亲的惟一礼物。
我选(
)句
20、本文多处采用对比手法,请试举两例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1)
(2)
21、读完全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把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50字。(2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一)岳阳楼记(1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2、解释下列词语中划线词的意义。(2分)
谪守(

属予作文(

长烟一空(

春和景明(

23、最后一段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即“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前两段中的“□□□□,□□□□”和“□□□□,□□□□”就是“二者之为”的具体表现;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二者之为”持□□的态度。(2分)
24、补充原文空缺处

。(1分)
25、第四段中兼用借代和对偶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6、翻译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7、上文三四两段为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一个阴晦凄凉,一个晴朗美丽,这两幅画面和写滕子京有什么关系?(2分)
28、阅读《渔家傲》,完成文后问题。(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
②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
③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④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⑤羌管:笛也,因出自羌中,得名。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边陲,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诗歌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一位守边将军的责任感。全诗苍凉悲壮,诚挚感人。
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句子:
(2分)
②“长烟落日孤城闭”使人想起王维的诗句
(1分)
(二)翠鸟移巢(6分)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29、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祸患)
B、子长羽毛,复益爱之(益处)
C、又更下巢(向下建造)
D、而人遂得而取之矣(于是)
30、与文中“取之矣”的“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C、兽相食,且人恶之。
D、髻鬟之始掠也。
31、读了《翠鸟移巢》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四、写作(3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我不再……(天真,自卑,骄傲,孤独……)”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歌词:如果风可以得到祝福,请给他自由,让他找到归宿。如果小草可以得到祝福,请绐他阳光,让他亲吻朝露——如果笑颜可以得到祝福,请给他事,让他有事的忙碌。如果人人可以得到祝福。请给他帮助,让他给人祝福。
请捕捉触动过你心灵的生活,以“祝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500字。(4)书写工整、规范。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4)
一、
1、袤



2、B
3、D
4、D
5、C
6、凡事不会伸手而得,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或:时间是极为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7、近水远山皆有情
8、①
明、袁宏道、公安三袁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六一居士

柳宗元、如鸣珮环

最犀利的剑、郭沫若、《屈原》

狐裘不暖锦衾薄、边塞

独怆然而涕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⑴a、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
b、(例)可能他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或:可能他的学习的方法不对,应该加强指导
⑵(例)大家对你充满了信心,教师说只要你能细心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二、
10、漂亮
反语
11、“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12、看不惯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
13、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
14、日本青年学生
15、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拯救民族的灵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缓
16、在日本仙台学医看了电影后、弃医从文
17、记叙了“我”由考高中到考上大学一段时间中,父亲由下岗到乐观的自谋出路的一段经历。
18、蔑视嫌弃
可亲可敬(意近即可)
19、(1)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冬亲下岗后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又流露了作者对父亲的蔑视。
(2)“唯一”一词既写出家庭的贫困.又写出了父亲对自己妻子的深沉的爱。(任选一句)
20、示例:母亲的“哭”与对“我”说的话,是对父亲形象的烘托和深层次的开掘。极好地反衬了父亲的高大。
面对下岗,“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而“我”则“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其实,父亲不是傻,而是一种乐观坦然;
面对因找工作而“蓬头垢面”的父亲,“我”“端着碗离开饭桌”,而父亲笑了笑,以“我”心胸狭隘反衬父亲的包容与宽厚;
而当与父亲告别时,作者用“我”的哭与父亲的“笑嘻嘻”构成强烈对比,一石二鸟,收到既完成“我”的形象的转变,也使父亲的形象越发完整高大的效果。
21、略
三、
22、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通嘱,嘱咐

日光
2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否定
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6、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7、与迁客骚人的或喜或悲对比,表现了滕子京的古仁人之心
2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9、B
30、C
31、家长的过分溺爱反而害了孩子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5)
知识点: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分析
三、作文训练
一、考考你的基础(28分,1-5小题每个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挫(yì)
B.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èng)
深恶痛疾(è)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è)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3.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   东西。
(3)水   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D、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
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A.
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
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4分,每句2分)
快乐是什么?
小草说:快乐就是尽我的一份力量去给大地妈妈披上一件最美的绿装。
花儿说:
大树说:快乐就是为夏日的人们撑开大伞,遮挡灼热的阳光。
啊,快乐就是
7.课外阅读知识(4分,书名、人物各1分,性格特点2分)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总是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久久难忘。勤奋好学的你
一定也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吧。请写出一部令你记忆犹新的名著书名《
》,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他(她)的性格特点是

8、古诗文填空题(共10分)
(1)

,山河表里潼关路。
(2)俱怀逸兴壮思飞,

(3)
,独怆然而涕下。
(4)《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二、测测你的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天山共色
   ⑵窥谷忘反
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
11.理解填空。(2分,每空1分)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
1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三峡》一句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1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并答题。(12分)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
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睑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他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4.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2分)
舔(

眼yì(
)
15.这段文字写了母亲对“我”做的两件事,一是
,二是
。由此可见母亲既是
,又是
。(4分)
16.文中划“
”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态?(2分)
17.文段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二)轻点关门
(15分)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
A(感恩、感谢、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
B(感叹、感慨、感激):“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我想:生活就是这样,

18、第⑤、⑥段横线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是A
B
(2分)
19、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20、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3分)
答:
21、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22、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三、练练你的文笔(请任选一题,在后面作文格内写作。)(50分)
1.有一位老人乘坐火车,在行进途中不慎将一只放在车窗边的新鞋子掉落车下。他思索片刻,索性将另一只也扔了出去。众人问其原因,他说:“我留下一只鞋子已没什么用了,扔出去,万一有人捡到它,还能配成一对鞋。人,有时候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是的,在生活中,尽管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放弃的,比如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在上课与上网之间,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在外出求学与减轻父母负担之间······都需要我们作出选择,学会放弃。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2.我与
(老师、母亲、春天、明月、智者、海伦、凯勒……)的对话(请补全题目再作文)
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中心突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5)
一、考考你的基础
1、C
2、B
3、C
4、B
5、B
6、略
7、略
8、略
二、测测你的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9、⑴一样
⑵通“返”,返回。
10、略
11、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⑵清(清澈)、急(湍急)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意近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14.
tian

15.罚跪,舔病眼。
严师、慈母
16、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想用听话来掩饰或弥补,对母亲敬畏有加。
17.不能,用上“如果”这个表示假设的词语,表现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非常符合自传体的语言特点。
18.感激、感慨
19.
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2分)②完成父亲的意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2分)
。(意思对即可)
20、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2分)(意思对即可)
21、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答出为照顾患病的父亲而住一楼,得1分。答出孝心使我感动,得1分)
(意思对即可)
22、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2分)(意思对即可)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1)
知识点: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分析
三、作文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工整、清楚地抄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2分)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nì)名
锃(zèng)亮
罪孽(niè)
朔(sù)方
B.犀(xī)利
宽恕(shù)
鞭挞(dǎ)
褪(tuì)色
C.馈(kuì)赠
真谛(tí)
禁锢(gù)
睥(pì)睨
D.诘(jié)责
广袤(mào)
虐(nüè)待
胆怯(qiè)
3.用横线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方框内加以改正。(4分)
A.翻来覆去
抑扬顿锉
粗制滥造
无可置疑
B.长吁短叹
暗然失色
海誓山盟
盛气凌人
C.深恶痛疾
正襟危坐
美不胜收
油光可签
D.花团锦簇
冥思暇想
诚惶诚恐
不可名状
4.作家作品。(3分)
①“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天父般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这段话中的“他”是
(人物名称),作者是奥地利作家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著作
中也写过这个人物。
②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雪》是“孤独的,是雨的精魂”,或许是因为它出自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
,而让他永远怀念的恩师《藤野先生》则是出自回忆性散文集
,我们还学过其中的一篇是

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6分)
①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引用典故表现世事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②北宋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世人的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③《过零丁洋》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决心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千古名句是


6.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难题,如何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呢?宣传标语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3分)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①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②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
+
您准确无误的1投!
斑马线的温馨提示:

二、文言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猛浪若奔

     
②好鸟相鸣:
③负势竞上:           
④窥谷忘反: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9.第三段中作者写到了泉水、好鸟、蝉、猿这四种事物,请分析这样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0.选文最后一段末尾划线的句子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面的“
”一句遥相照应。(2分)
11.选文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4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12——16题。(17分)
①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②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③有一个初秋的夜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了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了话。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3.在作者的印象中母亲是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3分)
14.为什么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3分)
15.选文第①段和第③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饱含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16.一个人在成长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慈母教育、严父教育抑或慈母加严父的教育,你喜欢哪一种的教育呢?请说出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17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

“查分数吧 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为难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

“加分 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
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不经意地瞧了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 ”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1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10分,怎么样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l0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后来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l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紧紧地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
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己,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7.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
②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I9.小男孩以前很贪玩,为什么在后来学习中却非常刻苦 (3分)
20.文中的秦老师有哪些优秀品质 (3分)
21.俗话说“不打不成人,黄荆棍下出好人”,对孩子教育就是要严厉。这种说法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理由。(4分)
四、写作(50分)
22.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一、1.
略(2分,有错字扣1分)
2.
D(2分)
3.
锉—挫
暗—黯
签—鉴暇—遐
(4分,每找并改对1个得1分)
4.①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名人传》
②《雪》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分,每空0.5分)
5.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分,每句2分,每句中有错、漏、倒、添字则该句不得分)
6.示例:①你让的是一点时间,得到的是一份幸福!

左看看,右看看,安全行走我喜欢!
(3分,有语病扣2分)
二、7.①飞奔的马
②美丽的
③凭借、依仗
④“反”通“返”,返回(2分,每个0.5分)
8.①乘船随着江流飘荡,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②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4分,每句2分)
9.这属于以声衬静,作者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幽静的特点。(4分)
10.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分)11.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4分)
三、(一)12.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教育。(3分)
13.母亲是严父,又是慈母,还是恩师。(3分,每点1分)
14.因为母亲理解孩子,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3分)
15.
这些语句质朴、真切,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4分)
16.略。(言之成理即可。4分,有语病扣1分)
(二)17.①家长盼望孩子成为出类拔萃(出色)的人
②心地善良、仁慈。(4分,每个2分)18.神态描写(外貌描写)(1分)表现了小男孩的紧张、胆怯(害怕)、羞愧的心理。(2分)
19.惦记着那10分的“高利贷”,对秦老师心怀感傲。(3分)
20.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讲原则(有责任感);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3分,每点1分)
21.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赞成:“严师出高徒”,
“黄荆棍下出好人”对于特别调皮而屡教不改的孩子,“棍子教育”
未必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赞成:因为小孩子的心比较稚嫩,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在成长中犯些错误在所难免,应该给他们改错的机会.要从正面鼓励孩子,欣赏孩子。(4分,有语病酌情扣分)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1)
知识点: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分析
三、作文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工整、清楚地抄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2分)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nì)名
锃(zèng)亮
罪孽(niè)
朔(sù)方
B.犀(xī)利
宽恕(shù)
鞭挞(dǎ)
褪(tuì)色
C.馈(kuì)赠
真谛(tí)
禁锢(gù)
睥(pì)睨
D.诘(jié)责
广袤(mào)
虐(nüè)待
胆怯(qiè)
3.用横线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方框内加以改正。(4分)
A.翻来覆去
抑扬顿锉
粗制滥造
无可置疑
B.长吁短叹
暗然失色
海誓山盟
盛气凌人
C.深恶痛疾
正襟危坐
美不胜收
油光可签
D.花团锦簇
冥思暇想
诚惶诚恐
不可名状
4.作家作品。(3分)
①“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天父般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这段话中的“他”是
(人物名称),作者是奥地利作家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著作
中也写过这个人物。
②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雪》是“孤独的,是雨的精魂”,或许是因为它出自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
,而让他永远怀念的恩师《藤野先生》则是出自回忆性散文集
,我们还学过其中的一篇是

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6分)
①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引用典故表现世事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②北宋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世人的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③《过零丁洋》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决心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千古名句是


6.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难题,如何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呢?宣传标语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3分)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①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②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
+
您准确无误的1投!
斑马线的温馨提示:

二、文言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猛浪若奔

     
②好鸟相鸣:
③负势竞上:           
④窥谷忘反: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9.第三段中作者写到了泉水、好鸟、蝉、猿这四种事物,请分析这样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0.选文最后一段末尾划线的句子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面的“
”一句遥相照应。(2分)
11.选文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4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12——16题。(17分)
①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②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③有一个初秋的夜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了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了话。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3.在作者的印象中母亲是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3分)
14.为什么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3分)
15.选文第①段和第③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饱含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16.一个人在成长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慈母教育、严父教育抑或慈母加严父的教育,你喜欢哪一种的教育呢?请说出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17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

“查分数吧 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为难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

“加分 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
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不经意地瞧了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 ”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1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10分,怎么样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l0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后来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l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紧紧地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
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己,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7.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
②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菩萨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I9.小男孩以前很贪玩,为什么在后来学习中却非常刻苦 (3分)
20.文中的秦老师有哪些优秀品质 (3分)
21.俗话说“不打不成人,黄荆棍下出好人”,对孩子教育就是要严厉。这种说法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理由。(4分)
四、写作(50分)
22.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一、1.
略(2分,有错字扣1分)
2.
D(2分)
3.
锉—挫
暗—黯
签—鉴暇—遐
(4分,每找并改对1个得1分)
4.①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名人传》
②《雪》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分,每空0.5分)
5.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分,每句2分,每句中有错、漏、倒、添字则该句不得分)
6.示例:①你让的是一点时间,得到的是一份幸福!

左看看,右看看,安全行走我喜欢!
(3分,有语病扣2分)
二、7.①飞奔的马
②美丽的
③凭借、依仗
④“反”通“返”,返回(2分,每个0.5分)
8.①乘船随着江流飘荡,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②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4分,每句2分)
9.这属于以声衬静,作者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幽静的特点。(4分)
10.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分)11.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4分)
三、(一)12.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教育。(3分)
13.母亲是严父,又是慈母,还是恩师。(3分,每点1分)
14.因为母亲理解孩子,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3分)
15.
这些语句质朴、真切,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4分)
16.略。(言之成理即可。4分,有语病扣1分)
(二)17.①家长盼望孩子成为出类拔萃(出色)的人
②心地善良、仁慈。(4分,每个2分)18.神态描写(外貌描写)(1分)表现了小男孩的紧张、胆怯(害怕)、羞愧的心理。(2分)
19.惦记着那10分的“高利贷”,对秦老师心怀感傲。(3分)
20.秦老师富有爱心(善良);讲原则(有责任感);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3分,每点1分)
21.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赞成:“严师出高徒”,
“黄荆棍下出好人”对于特别调皮而屡教不改的孩子,“棍子教育”
未必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赞成:因为小孩子的心比较稚嫩,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在成长中犯些错误在所难免,应该给他们改错的机会.要从正面鼓励孩子,欣赏孩子。(4分,有语病酌情扣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