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赛马(二胡独奏)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赏)赛马(二胡独奏)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9-28 20:54:48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赛马》作曲简介《赛马》,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表达了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赛 马》 《赛马》的旋律简单,主题是蒙古族民歌《红旗歌》。乐曲表现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赛马比赛时的背景。 第一个场面是比较欢快的马开始奔跑时候热烈奔腾的场面。
第二个场面是描写马背上的人们欢快的心情。
第三个场面是回归到对马蹄声音的情景描写。
第四个场景是马的追赶描写。
第五场面是观众和马儿以及马背上的人们的总体情况描写。乐曲的五大场面:小问题1、模唱《赛马》第2段旋律,听一听这段旋律在乐曲中重复了几次。主旋律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时节奏上有了变化,用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第二次出现时用了“拨奏”的手法,主旋律则由伴奏乐器扬琴演奏,而二胡用拨弦模仿马蹄声。
2、当听到乐曲中二胡拨弦声时,随节奏模仿拨弦的动作,并记住二胡的音色。小结: 该曲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的惟妙惟肖。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蒙古族牧民欢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再见!课件3张PPT。1简介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颤音、垫指滑音、拨弦等,右手有顿弓、跳弓、颤弓、抛弓等。演奏二胡需要左右手配合。 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奔腾激昂的《赛马》、《战马奔腾》等曲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纪二十年代,二胡能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和华彦钧(阿炳)(左图)、刘天华(右图)等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为一种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