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29 09:1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1.“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2.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8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21教育网
A.0.1 s B.2.5 s C.5 s D.10 s
3.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L-1·s-1
B.υ(C)=0.5 mol ·L-1·s-1
C.υ(B)=0.6 mol ·L-1·s-1
D.υ(A)=0.15 mol ·L-1·s-1
4.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 B C D
5.100mL 6 mol / 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
6.将盐酸滴到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A. 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1倍 B. 盐酸浓度增加1倍,用量减至
C. 增大碳酸钠粉末的用量 D. 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7.已知H2(g)+I2(g)2HI(g), 现有相同容积的体积可变的两个绝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起始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体积相等
B.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c(H2)相等
C.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反应速率v(H2)相等
D.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总的物质的量相等
8.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
D.任何时间内A2、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
9.可逆反应2NO2(g) 2NO(g) + 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来源:21cnj*y.co*m】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值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全部
10.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11.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 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 K(B)
C.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 2NH3(g) 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 ?2HI(g) 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H2、I2、HI的浓度相等
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与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14.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只存在于O2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 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 存在于O2、SO2和SO3中
1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 + 2B(g) 2C(g) + D(g) △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中平衡不移动,乙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减少
D.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2·1·c·n·j·y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5分)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 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cn·jy·com
(1)升高温度 ;?
(2)加入催化剂 ;?
(3)充入更多的H2 ;?
(4)扩大容器的体积 ;?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
17.(12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⑴在实验1,反应在20至3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
⑵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1.0 mol/L(填“<”、“=”或“>”)。
⑷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3分钟时达到平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
(2)该反应的△H 0(填“>”、“<”或“=”)
判断理由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 __。
(3)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____________
(4)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减小”或“不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①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气体Y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X的浓度 d.增加气体Y的浓度
19.(14分)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固)+CO(气) Fe(固)+CO2(气) △H﹤0。已知1100℃时,K=0.263。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浓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1) 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_______ ,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平衡常数K值_____(本小题空格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 (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 υ正___υ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______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一定不移动 D. 不一定移动
(4)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 )
A. 减少Fe
B. 增加FeO
C. 移出部分CO2
D. 提高反应的温度
E. 减小容器的体积
F.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20.(10分)在某温度下,将和各0.1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连续测定的变化,5S时测定=0.0080mol/L并保持不变。H2+I2(g) 2HI(g)2-1-c-n-j-y
(1) 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多少?
(2)若在此温度下,在10L的密闭器充入0.2molHI气体,达到平衡时,HI的转化率为 。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只有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的,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www-2-1-cnjy-com
2.D
【解析】SO3的浓度增加了0.8 mol·L-1,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的浓度就减少了0.4mol/L。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0.04 mol·L-1·s-1÷0.4mol/L=10s,答案选D。
3.B  21*cnjy*com
【解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在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大小。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如果都用物质A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0.2 mol ·L-1·s-1、0.25 mol ·L-1·s-1、0.2 mol ·L-1·s-1、0.4 mol ·L-1·s-1,所以答案选B。
4.A
【解析】在a中加入少量CuSO4,Zn会置换出Cu,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图像A中的a曲线先拐,先拐先平衡。
5.BC
达平衡都是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用来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C正确,D错误,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都是任何时间内A2、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不能用来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当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2NO2(g) 2NO(g) + O2(g),是一个两边气体系数不相同的可逆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自反应开始,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颜色一直在改变,所以可作为判断标志;而密度是定值,不能做标准。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只表示了正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10.A
【解析】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选项A正确;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CO+H2O,所以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因此选项BD都是错误的;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选项C不正确,答案选A。
11.C
【解析】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A中不可能生成2mol氨气,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所以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不变,B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增大压强氮气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转化率提高,C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D不正确,答案选C。
12.A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曲线水平位置建立平衡。所以abc都尚未达到平衡,反应都在向正向进行,d、e已经建立平衡所以n(N2)含量相等。A中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b点,正方向反应速率a大。D 中773>673,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加,所以t1两温度下都能建立平衡,升高温度向吸热方向进行,所以温度越高,H2的剩余量就大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D。
13.B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颜色的深浅和浓度有关系,所以选项B可以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体积和压强始终是不变的,A不能说明。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CD不能说明,因此答案选A。
14.D
【解析】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15.B
【解析】根据平衡的建立和途径无关可知,乙容器相当于是2molA和4molB开始建立平衡的。由于甲是保持恒温恒容,乙是保持恒温恒压,而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所以甲中B的转化率要低于乙中B的转化率,即平衡时甲中C的浓度小于乙中C的浓度。对于选项A,增加B的物质的量,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甲中C的浓度小于乙中C的浓度的2倍。因为甲保持恒容,所以充入氦气后,B、C、D的浓度并没有改变,平衡不移动。但乙保持恒压,此时必须增大容器的体积,从而导致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增大。若乙最初也是保持恒温和恒容,但体积是甲的2倍,则平衡时两容器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是相同。将乙容器压缩使其体积和甲相同,即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最终平衡时,
(3)充入更多的H2,因容器容积不变,则H2浓度增大,即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4)扩大容器的体积,则容器内气体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并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17.⑴0.O1 mol·L-1·min-1
⑵1.0,存在催化剂
⑶>,>
⑷吸热。达平衡时A的浓度实验4较实验1小,说明升温时平衡逆向正动。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实验1,反应在20至3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2)在实验2,温度和平衡时的浓度都与实验1相同,这说明平衡是等效的,所以A的初始浓度c2=1.0mol/L。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这说明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3)在10min~20min内,实验1和实验3中A 的浓度变化量分别是0.13mol/L和0.17mol/L,所以则v3大于v1。同样c3-0.92>1.0-0.80,所以c3>1.0。
(4)升高温度A的浓度降低,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方应是吸热反应。
18.(1)3X(g)+ Y (g) 2Z(g) (2分) 21cnjy.com
(5)①根据图像3可知,平衡状态没有改变,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②因为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a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b不正确。增加X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量增大,c正确。增加Y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Y的转化率降低d不正确,答案选ac。21·世纪*教育网
19.(14分,每空2分)(1)K=c(CO2)/c(CO) ;减小
(2) 否 大于 C(CO2)/C(CO)﹤0.263。 (3)D (4)C
【解析】(1)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K=c(CO2)/c(CO)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2)当c(CO2)=0.025 mol·L-1,c(CO)=0.1mol·L-1是K=0.025÷0.1=0.25<0.263,所以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但物质的浓度不一定变化,所以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答案选D。
(4)铁、FeO都是是固体,不能影响平衡状态;移出部分CO2 ,即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反应前后条件不变,减小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20. (1) 0.25 (3) 80%
【解析】(1)平衡常数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反应前氢气和碘分子的浓度都是0.01mol/L,5S时测定=0.0080mol/L,则消耗碘分子的浓度为0.01mol/L-0.008mol/L=0.002mol/L,生成HI是0.004mol/L,所以反应的平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