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14.《乡愁》(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学课件:14.《乡愁》(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8 21: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4.乡愁余光中一、新课导入 七子之歌--澳门 作者: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祝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要回来, 回来。 母亲!母亲! 余光中 乡 愁二、认识作者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 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石室之死》等。
1949年去台湾当时年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70年代初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时他说︰ “随着日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三、预习检测
说一说你收集的有关乡愁的古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直到夜郎西。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长大后
乡愁 /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  ●●  ●●  ●●  ●●  ●●  ●●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  ●●  ●●  ●●  ●●  ●●  ●●  ●●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之别 ------之别
------之别 ------之别五、合作探究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
“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意象﹞,
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
物寄情。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
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
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小时侯——-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现在 ——-国土分裂忧思绵绵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母子离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生离之愁家 愁死别之愁国 愁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构思特点小时候—
长大后—
后 来—
现 在—乡 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小小 , 含情依依 窄窄 , 相思殷殷 矮矮 , 哀痛深深 浅浅 , 乡愁浓浓 母子情 夫妻情 生死别 故乡情 {托物寄情 六、精读品析 我们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示范: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七、拓展延伸 乡愁是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迈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的游子。这时你会说乡愁是什么?请同学们调动你的积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抒写你的乡愁。
试试你的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