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0 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8 16:15: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要求
1.理解寓言的含意,从中受到启示。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注意积累词语。3.练习快速地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能复述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掩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ɡ),很想把它偷走。
段导读: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有个人想把人家挂在门上的铃铛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2] [句导读:用拟声词形象地模拟出了铃铛的声音好像会没完没了地响下去似的。写出了小偷内心怕被人发现的担忧。][①从“他明明知道”中可以知道什么 ]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 [3] [②“可是”表明了什么 ]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事情的经过,他自以为想出了聪明的办法——捂住耳朵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 [4] 了。
段导读:这段写出了事情的结果:捂住耳朵去偷铃铛,当场被主人发觉。




[5]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 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6] [①“忽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主要讲了一件偶然的事情的发生,为后来这个种田人产生某种想法奠定了基础。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7] [②“乐滋滋”说明他怎样的心情 于是他有了什么想法 ]
段导读:写这个人在毫不费力捡到一只兔子后的想法,为后来他的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8]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③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9] [④“全完了”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的结果 ]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了他的行动以及这样的行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的含意,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一些寓言故事的图片,包括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
一 导入
1.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学生知道的寓言故事图片,如亡羊补牢等。简单说说故事情节和寓意。
2.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出示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意。
(有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
二 理解故事寓意
1.你知道“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吗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个人想偷别人的铃铛。)
(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2自然段。
①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呢 (他掩住自己的耳朵。)
(板书:掩住耳朵)
②“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 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
(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仅没有就此打消偷铃铛的念头,反而想出了一个愚蠢的办法。)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别人就听不见铃声了吗

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板书:被人发觉)
4.理解寓意。
(1)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可能会用到愚蠢、笨、傻、可笑等词语。)
(2)读第2自然段,表现出这个人的愚蠢。
(3)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
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4)大家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事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三 复述故事
1.
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
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3.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故事情节
(学生可能会说到多读会帮助记忆,也可能会提到理清文章线索也会帮助记忆。)
四 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1.在导入环节可启发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寓言,并与学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复述、小组模仿表演寓言重点情节来深入理解寓意,积极表扬能够扩展课文内容、想象故事细节的同学,再讨论课后的思考题。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2.在本课教学中,不一定要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可以以“演一演”为主线,把学生最感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表演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要基于教材而又再生教材,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象,激活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演”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深入地理解课文。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对课本进行再创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地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解了课文,并积极进行排练。学生们的表演非常精彩。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学生的表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的含意,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道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写有自学要求的投影片,《守株待兔》的动画片。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板书题目)
“株”指什么 “待”又指什么 这则寓言又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 自学,整体感知全文
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4)思考“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对词语的理解。
  蹿出来 锄头 乐滋滋 树桩 仓皇 撞死
(2)指读课文。
(3)说说题目的意思。
(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题目的意思是说: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看《守株待兔》的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2自然段。
(1)那只野兔是怎样死的
从“仓皇蹿出来”和“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可以看出什么 (野兔很慌乱,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
想象野兔在树林里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
(2)读第1自然段。
(3)种田人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 (他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4)他还会想什么
学生甲:我太走运了,居然捡到一只野兔。
学生乙:这只野兔正好做我的晚餐。
(5)读第2自然段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
2.学习第3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 (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3)第二天他没有等到撞死的野兔,当时他怎么想 (我再等一天,说不定很快就会有野兔来了!)
(4)第三天他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的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
(有点儿着急,但是想到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决定等下去。)
(5)过了一个星期,他还是没有等到野兔,此时他会是什么心情 (再等等吧,失意,但盼望再次有野兔撞死。)
(6)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样劝他 他又会怎样回答
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7)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对事情的这个结果你感到怎样
(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
四 复述故事
1.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 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能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而要主动地努力去做。)
2.在日常生活中你或别人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现象
  1.揭题伊始,可先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2.教学中要努力地为学生架设联系生活与语文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力求以读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3.教学字词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蹿”是个怎样的动作,在讨论中理解“蹿”的特点,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偶然性,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然后联系文本,理解“白捡”的“白”的意思,意会“不劳而获”。表演“乐滋滋”的样子,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
1.读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试着再写一句。
(1)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
                                          
(2)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2.你还知道哪些由寓言故事得来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3.当你再次遇到种田人,你觉得他会对你说什么
                                          
                                          
4.请你续写《掩耳盗铃》这则故事的结尾。
                                          
            
                      
                                          
寓意阐释
《掩耳盗铃》:铃声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
《守株待兔》: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的后果。这就告诉我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这个人十分清楚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响起。知道不能做的事还要做,说明他非常的愚蠢。
^3
  ②这个人违背常理的做法——自作聪明,非常可笑。
^4
   觉,这里读jué。
^5
   仓皇:匆忙而慌张。
^6
  ①事情的意外,形象地写出这是一个巧合。
^7
  ②欣喜若狂的心情。偶然事件的发生竟然使他有了不劳而获的想法。
^8
  ③他等兔子到了痴迷的程度,还感受到他是一个又懒又蠢的人。
^9
  ④他因等兔子而荒了庄稼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