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一年级下华东师大版3.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7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高一年级下华东师大版3.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7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8 16: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5张PPT。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结构和马克思的伟大功绩。2.学习借助文体特点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层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法。卡尔·马克思标准像卡尔·马克思墓马克思、恩格斯帮助法国工人制定纲领《资本论》第一卷的封面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结构提纲马克思逝世两个“对于”
(总纲)不可估量的损失一、理论贡献(思想家)第一个发现第二个发现每 一个领域(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二、实践贡献(革命家)两个“参加”(总)编报著书(宣传)创工人协会(组织)三、深远影响敌人战友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文体特点悼
词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听录音,阅读全文,根据悼词的特点理一下文章的结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第二个对于第一个对于(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过渡请找出文中总括性、过渡性、承递性等有标志性的语句。理论贡献两个“对于”(总纲)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逝世实践贡献两个发现(点~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规律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用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连接上下段)宣传(编报著书)组织(创立工人协会)思想家革命家深远的影响敌人人民驱逐诽谤诅咒尊敬爱戴悼念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一)(二)(三)小结1.了解课文的结构和马克思的伟大功绩。2.学习借助文体特点和有标志性的语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层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法。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哲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卡尔?马克思名人名言:马克思 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1818年5月5日出生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先后入 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毕业后开始了一生的政治运动。他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 1844年,他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从此,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同草拟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卡尔·马克思 标准像马克思的故乡 特里尔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在一起 1883年3月14下午两时三刻,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工作室的坐椅上与世长辞。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恩格斯马克思墓,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
悼词演讲词悼
词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古代著名祭文一览《伯牙吊子期》:“思君苦兮情如痴,
琴声切切相凄其”
屈原:《九歌》
贾谊:《吊屈原赋》
诸葛亮吊周瑜:“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
辛弃疾:《祭陈同甫文》
苏 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袁 枚 《祭妹文》听悼词朗读 贯穿全文的应是深深的哀悼之情。
语速应是低沉、缓慢的。
(边听边理清行文思路)1、请找出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本文从哪三方面对马克思进行悼念?
逝世情况(第1-2段)伟大贡献(第3-7段)巨大影响(第8-9段)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逝世情况
伟大功绩
巨大影响
科学理论
发现1: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发现2:剩余价值规律其他发现:研究的领域 都有独到发现革命实践
编报著书(宣传)创立国际工人(组织)文章内容结构:(科学家)(革命家)(巨大损失:两个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写出了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小结:提问: 为了使上下文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易于听众把握思路,作者在演讲时使用了大量的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的句段,请同学们找出例子。 —承递性的词句:第4段“不仅如此…还”第5段“只能作出一个…也…但是…”
过渡性的句段:第2、6段 1、为什么把马克思的去世 说成“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 明确:这里采用讳饰手法,既表现了自己对马克思的敬重,又表现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思考: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意思。2、马克思逝世,各国政府和资产者“驱逐他、竞相诽谤他、诅咒他”,而 “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评价马克思? ——明确:对比。
把资产者和无产者对马克思的态度作对比,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 ——明确:“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 :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沉痛悼念、热烈赞颂的关键词句,并揣摩其深沉含义与感彩。有感情的自由朗读文章: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81年12月5日)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
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学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拓展阅读1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与菲力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继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
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完)请比较这篇悼词与课文的异同悼念玛丽?居里课外阅读2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 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 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完)
一句话的演讲邹韬奋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本文一句话就概括了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又鼓励人们奋起斗争,言简意赅。1 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2 在安葬凯撒时的演说 3 苏格拉底之死 4 爱是灵魂通往上帝的阶梯 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6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7 独立宣言永存 8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9 真正的英雄 10 拿破仑 11 悼念高尔基 12 悼念高尔基 13 布朗之死 14 在牺牲者墓前的悼词 15 华盛顿诞辰演说《红 烬》目 录推荐一本书拓展训练 这是一些悼词和祭
文,是献给伟大的生命
的最生动最灿烂的文字
——穿越泪水与火光,
这些浸润着悲伤、闪耀
着壮烈、掩映着凄美的
言词是如此神圣地感动
着我们的情怀——那些值得尊敬的远去的人,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宝贵名声和精神财富,是我们更认真更诚实更美好地活下去的真实理由。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或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任务。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 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 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 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寄语全体同学:——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哲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卡尔?马克思名人名言:马克思 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1818年5月5日出生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先后入 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毕业后开始了一生的政治运动。他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 1844年,他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从此,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同草拟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卡尔·马克思 标准像马克思的故乡 特里尔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在一起 1883年3月14下午两时三刻,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工作室的坐椅上与世长辞。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恩格斯马克思墓,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
悼词演讲词悼
词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古代著名祭文一览《伯牙吊子期》:“思君苦兮情如痴,
琴声切切相凄其”
屈原:《九歌》
贾谊:《吊屈原赋》
诸葛亮吊周瑜:“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
辛弃疾:《祭陈同甫文》
苏 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袁 枚 《祭妹文》听悼词朗读 贯穿全文的应是深深的哀悼之情。
语速应是低沉、缓慢的。
(边听边理清行文思路)1、请找出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本文从哪三方面对马克思进行悼念?
逝世情况(第1-2段)伟大贡献(第3-7段)巨大影响(第8-9段)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逝世情况
伟大功绩
巨大影响
科学理论
发现1: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发现2:剩余价值规律其他发现:研究的领域 都有独到发现革命实践
编报著书(宣传)创立国际工人(组织)文章内容结构:(科学家)(革命家)(巨大损失:两个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写出了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小结:提问: 为了使上下文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易于听众把握思路,作者在演讲时使用了大量的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的句段,请同学们找出例子。 —承递性的词句:第4段“不仅如此…还”第5段“只能作出一个…也…但是…”
过渡性的句段:第2、6段 1、为什么把马克思的去世 说成“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 明确:这里采用讳饰手法,既表现了自己对马克思的敬重,又表现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思考: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意思。2、马克思逝世,各国政府和资产者“驱逐他、竞相诽谤他、诅咒他”,而 “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评价马克思? ——明确:对比。
把资产者和无产者对马克思的态度作对比,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 ——明确:“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 :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沉痛悼念、热烈赞颂的关键词句,并揣摩其深沉含义与感彩。有感情的自由朗读文章: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81年12月5日)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
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学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拓展阅读1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与菲力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继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
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完)请比较这篇悼词与课文的异同悼念玛丽?居里课外阅读2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 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 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完)
一句话的演讲邹韬奋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本文一句话就概括了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又鼓励人们奋起斗争,言简意赅。1 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2 在安葬凯撒时的演说 3 苏格拉底之死 4 爱是灵魂通往上帝的阶梯 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6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7 独立宣言永存 8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9 真正的英雄 10 拿破仑 11 悼念高尔基 12 悼念高尔基 13 布朗之死 14 在牺牲者墓前的悼词 15 华盛顿诞辰演说《红 烬》目 录推荐一本书拓展训练 这是一些悼词和祭
文,是献给伟大的生命
的最生动最灿烂的文字
——穿越泪水与火光,
这些浸润着悲伤、闪耀
着壮烈、掩映着凄美的
言词是如此神圣地感动
着我们的情怀——那些值得尊敬的远去的人,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宝贵名声和精神财富,是我们更认真更诚实更美好地活下去的真实理由。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或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任务。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 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 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 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寄语全体同学:——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