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试题:3.5 泥石流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试题:3.5 泥石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9-29 14: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 泥石流
1.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D)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下列自然灾害中具有关联性的是(C)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地震—山崩—泥石流
D.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赶紧顺着河谷的上游或下游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狭小空间内,等待救援
C.在山区荒野,遇到地震时,要往山坡上方跑并注意滚石
D.当附近有大量因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要注意紧闭窗户,少在户外活动
4.泥石流发生时往往有一些预兆。下列现象属于泥石流已经在河谷上游的预兆是(B)
A.电闪雷鸣,出现狂风暴雨
B.河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谷中传来闷雷般的声音
C.大地抖动,山坡上出现滚石
D.长时间的大雨,河水突然暴涨
5.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B)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6.2006年2月17日上午,菲律宾中部莱特省突发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造成18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失踪,泥石流从成因分类属于(A)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自然原因为主
④人为原因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8.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C)
A.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B.泥石流常常会毁坏公路、铁路,掩埋良田等
C.发生泥石流时,应向下游逃生
D.地震过后,容易形成泥石流
9.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第9题)
(1)图示中舟曲县的经纬度大致是105°E、35°N。
(2)以下是舟曲县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诱发与导致的原因的叙述,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舟曲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山体破碎。
(√)受2008年的四川汶川“5·12”地震的影响,山体遭到松动。
(√)由于前期的严重干旱,增多并加大了山体缝隙,易形成地质灾害。
(√)瞬时的大暴雨,渗入缝隙深部,易形成泥石流。
(×)强台风天气使山坡树木连根拔起,促发了泥石流的发生。
(√)房屋和工程建设不当及生态环境变化,加大了灾害诱发与受灾程度。
(√)地质灾害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预警不及时。
10.2013年7月9日开始,汶川各处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不同程度的泥石流。7月10日至13日汶川县境内连续遭受强降雨,部分地方暴雨到大暴雨,导致国道213线、317线和都汶高速公路中断。一时间山洪阻断岷江,雨水夹杂着泥石一路狂奔,袭击村庄、摧毁房屋、淹没大桥、阻塞道路、通讯中断、电力中断,汶川再次告急。
(1)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错误的是__A__。(填字母,下同)
A.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B.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C.不要躲在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D.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2)下列泥石流的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__A__。
A.由于山区地形特殊,房屋可以占据泄水沟道
B.不能把冲沟当做垃圾排放场
C.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D.雨季来临后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11.形成泥石流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二是人类活动。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泥石流导致堰塞湖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
12.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B)
①滑坡、泥石流 ②台风 ③火山 ④洪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 火山受地球内力作用而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泥石流情况比较复杂,可以说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发
生改变,属于地质灾害,而②和④属于气象灾害。
13.在如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C)
(第13题)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 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地震的发生与泥石流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性。由于地震的影响,极易使地层表面岩石崩塌,从而改变土层结构而发生滑坡现象,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泥石流。
14.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第14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被冲刷走的泥土更多。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山区;②地表有碎屑物;③强降水。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水流减少。
(5)由此可见,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解】 山谷上由于有松散的泥土,因为洒上水后泥沙就被冲刷走,且水流越大,冲刷得越多;树木的根能使土壤由松散变成团块,从而减少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