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试题:3.7 地形和地形图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试题:3.7 地形和地形图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9-29 14:54:04

文档简介

3.7 地形和地形图(2)
1.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某种外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外力作用是(B)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砂石沉积作用
D.冰川搬运作用
2.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D)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3.中国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常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蘑菇石”,引起该地质现象的原因是(C)
(第3题)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风蚀作用
D.砂石堆积作用
4.如图所示为北纬30°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M为陡崖,其地貌的成因可能是(B)
(第4题)
A.流水侵蚀
B.岩层断裂
C.风蚀作用
D.泥沙堆积
5.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
(第5题)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人类活动
C.流水侵蚀、人类活动
D.流水侵蚀、外力搬运
6.下列地形变化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B)
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7.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冲刷有关的是(C)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的破碎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8.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2)地貌景观乙和丙的成因是__D__。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内力作用,地壳内部活动
D.流水侵蚀,冲刷作用为主
9.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如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回答:
(第9题)
(1)材料提供的图中板块a是印度洋板块;板块b是亚欧板块。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
(3)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为沉积岩。(填岩石类型)
(4)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了什么?
【答】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挤压,使山抬高。
10.如图所示地表形态都是在地球内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
(第10题)
(1)分别写出各形态的主要作用力:
A.内力;B.内力;C.外力;D.外力。
(2)总结一下,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地表形态变化的特点。
【答】 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加大,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11.下列等高线地形图能反映山谷地形的是(B)
【解】 观察分析图中的等高线地形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难发现A图中外圈等高线数值大,中间小,这是典型的盆地,应排除;D图中右侧等高线多线重合交叠,地形部位为峭壁;而C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说明地形部位为山脊;只有B图虚线处表示的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典型的山谷地形。
12.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前,共有一百多座,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吉萨高原的沙漠中。埃
及最大金字塔的高度从建成时的146.5米降至现在的136.5米,其高度变化的原因是(B)
A.遭受洪水的冲刷作用
B.遭受风沙的侵蚀作用
C.遭受人为的破坏
D.遭受强烈的地震作用
【解】 埃及金字塔建在沙漠中,沙漠中风沙较大,易侵蚀建筑物。
13.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力的作用连接起来。
【解】 地球内力作用典型表现为:①岩层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皱、断裂;④火山和地震;⑤高原山脉崛起。而地球外部力量的作用,各个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不同的效果,如降水多的地区,流水对地表作用影响大;降水少的干旱地区,风蚀现象比较明显;而高寒地区冰川作用又占主导,主要表现在:②沟谷形成;③冲刷平原形成;⑥沙漠沙丘形成。
14.(2013·湖州)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D)
A.雅安地震——人类活动
B.四季更替——地壳运动
C.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解】 雅安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岩层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的结果而不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海陆变迁也是地壳活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地形变化则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7 地形和地形图(1)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的地形部位是(A)
A.山顶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2.高原和平原的主要差别在于(C)
A.
相对高度较小
B.
相对高度较大
C.
海拔不同
D.
高低起伏不同
3.下列事物和现象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无关的是(C)
A.
高山高原
B.
岛弧链
C.
沙漠戈壁
D.
火山地震
4.下列等高线示意图,表示山谷的是(B)
5.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从地形类型上来看属于(B)
A.
山地
B.
盆地
C.
丘陵
D.
平原
6.下图(单位:米)中海拔最高的区域是(D)
(第6题)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7.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属平原,而西藏自治区的地形属于高原,云南省的地形则以丘陵为主。
8.根据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第8题)
(1)请你把图上的比例尺改为数字式:1∶5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2)用直尺量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是150米。
(3)甲山在乙山的西南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500米。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295米。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B__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C.鞍部、D.山谷、E.峭壁。
(8)估算E的相对高度(深度)是200米。
9.2005年10月9日,我国公布了喜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的最新测量结果为8844.43米,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精确的数据。喜马拉雅山的地形类型属于(C)
A.
平原
B.
盆地
C.
山地
D.
丘陵
【解】 分析题中信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
( http: / / www.21cnjy.com )44.43米﹥500米,可排除A平原和B盆地。D为丘陵,一般地形特征为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较小,海拔200~500米但不陡峭,不合题意,而珠峰可看作高原山地。
10.如图甲所示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图乙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某一条剖面线画出的,此线是(B)
(第10题)
A.ab
B.cd
C.ef
D.gh
【解】 甲地形剖面图呈现两个山顶,乙图中cd线跨越两个山顶,符合题意。乙图中ab线没经过山顶,ef线和gh线只经过一个山顶,均不符合。
11.把等高线图与表示其形态的地形部位素描图用直线连起来:
(第11题)
【解】 分析图中信息,依据等高线地形图是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地形起伏进行判断,比如E图中主要地形为峭壁,则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处等高线重合,即可判断为c图。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图对应b图;B图对应a图;C图对应e图;D图对应d图;而E图对应c图。
12.下图中A为等高线地形图,B、C、D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判断A图对应的是__B__。
【解】 A图等高线由外向内逐渐降低,为洼地(或盆地)地形,其剖面图应为B所示;C图所示为山峰,D图所示为鞍部,均不符合。
13.请指出图中鞍部的位置:__B__(填字母),图中峭壁处于鞍部的南偏东方向。
(第13题)
【解】 图中的A处等高线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海拔最大,应该是山顶。而B处在两山顶之间,两等高线凸出部位,故为鞍部。又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定位,可判断峭壁处于鞍部的南偏东方向。
14.(2013·九江)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第14题)
A.甲、乙、丙、丁表示山顶的是甲地
B.乙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55米
C.地面坡度最缓的是丙所在的地形图
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
【解】 甲地等高线海拔由外向内依次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盆地地形,故A错;乙地陡崖是200米和100米等高线重合处,相对高度约为100米,故B错;四图的图幅相同,等间距也相同,而丙图比例尺最大,可见实际距离最小,坡度也最缓,故C正确;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不可能出现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