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 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 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4-14 13: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工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比赛,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这里有两组算式,分别分给两组同学做,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A B
(10+4) ×25 10×25+4×25
(8+5) ×12 8×12+5×12
(20+3) ×14 20×14+3×14
(100+1) ×26 100×26+1×26
师:B组的同学非常好,先完成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道式子,你会发现什么呢
师:为什么会相等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分配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3
(1)出示例3,理解题意。
(2)出示主题图,寻找相关信息。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①(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②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3)小组合作:
①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②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③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P36/做一做
2.P38/5
3.连一连:
3×17 + 5 ×17 (22 + 44)×30
(18 + 4)×6 18 ×6 + 4 ×6
22×30 + 44 ×30 60×20 + 60×30
60 ×(20 + 30) (3 + 5)×17
4.填一填:
①(12+40)×3= ×3 + ×3
② 15×(40 + 8) = 15× + 15×
③ 78×20+22×20=( + )×20
④ 66×28 + 66×32 + 66×40=( + +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P38 第6题。
*2.巧算下面各题:
(1)1111×9999 (2)617×958+617×1043-617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