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
第1节 从闪电谈起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你见过这些现象吗?
夜空中的闪电
空气干燥时梳头,梳子会吸引头发
实验室里的静电实验
活动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将塑料梳子(或玻璃棒)在化纤衣服(或丝绸)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或玻璃棒)的一端靠近小纸片、头发等轻小物体。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正电荷。另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
丝绸摩擦玻璃棒
毛皮摩擦橡胶棒
活动2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两玻璃棒相互排斥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
两橡胶棒相互排斥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怎样呢?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3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
实验中发生的是一种放电现象,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球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实验表明,物体带点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4.电从哪里来
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数和质子数是相等的,所以物体呈现不带电状态。
+
+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当两物体摩擦时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 的本领不同.
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摩擦起电的条件
5、验电器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6、静电的应用
静电给玻璃除尘
静电空气除尘
静电喷漆
静电的危害
静电也会造成危害。如雷电这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有时会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和人畜伤亡事故,必须设法避免。人们利用物体尖端容易放电的现象。在建筑物的高处放置避雷针,就可以避免雷电直接袭击建筑物。
小结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从哪里来
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5、静电的应用及危害
随堂测试
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D
2.(2016 山西)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B
3.(2016 徐州)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一些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头发越蓬松这种现象是由下列哪种力引起的( )
A.磁极间的作用力
B.电荷间的作用力
C.分子间的作用力
D.大气压力
B
4.(2016 岳阳)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D
5.(2016 德阳)对下列物理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烈日下游泳池旁的混凝土热得烫脚,而池中的水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混凝土吸热多些
C.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受到重力的同时,也受到向前的冲力
D.悠扬的钢琴声也可能成为噪声
D
6.(2016 镇江)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
D
7.(2016 兴化)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观察到如图箭头所示的现象.
(1)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______;
(2)不用金属棒做实验是因为金属是______,摩擦带的电会通过人体传入大地;
(3)通过观察,你对摩擦起电电荷种类的看法是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有______种,理由是______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c(或者是b、c)两图中的现象(“棒子受到的力”或“棒子转动方向”)不同
两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再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从闪电谈起》同步训练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5分)
1.(5分)(2016 绍兴)将塑料包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2.(5分)(2016 永州)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www.21-cn-jy.com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3.(5分)(2016 厦门)小芳在科技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2·1·c·n·j·y
A.同种电荷 B.异种电荷 C.正电荷 D.负电荷
4.(5分)(2016 广州)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的铝箔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气球( )【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5.(5分)(2016 广西)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带电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甲、乙、丙的带电情况( )【版权所有:21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甲、乙球带异种电荷
B.乙、丙球带同种电荷
C.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负电荷
D.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正电荷
6.(5分)(2016 泉州)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7.(5分)(2016 河南模拟)下列现象与静电无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8.(5分)(2016 宜兴市模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相关物理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上了静电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菜刀的刃做得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9.(5分)(2016 道外区二模)甲、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
10.(5分)(2016 东台市校级模拟)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这是因为( )
A.丝绸上电子转移到了玻璃棒
B.丝绸上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
C.玻璃棒上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
D.玻璃棒上正电荷转移到了丝绸上
11.(5分)(2016 凉山州模拟)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轻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这个小球( )21教育网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2.(5分)(2016 金昌一模)三个轻小草球相互作用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甲球可能不带电 B.乙球一定带电
C.丙球一定不带电 D.三个小球一定都带电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6分)
13.(3分)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______种,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21·cn·jy·com
14.(2分)如图所示是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某品牌的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带______电.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3分)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_____电,根据______可以解释此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3分)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梳子梳头发,小明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小明认为梳子和头发摩擦______(选填“产生了电荷”或“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使梳子和头发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电荷”或“异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从而产生了上述现象.www-2-1-cnjy-com
17.(3分)A、B、C、D四个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小球,将它们靠近时,A吸引B,B排斥C,C吸引D,已知D带正电,则A 带______电,B带______电,C带______电.2-1-c-n-j-y
18.(3分)(2016 濠江区模拟)将塑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如图所示塑料丝变得蓬松.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______在物体间转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4分)当物体具有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性质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因______电子而带______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______.
20.(3分)在日常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我们习惯用“粘”字表述一些现象,例如:家里的电风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往往“粘”有一些灰尘,这是因为______;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粘”在梳子上,这是因为______. 21*cnjy*com
21.(8分)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
(1)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______电的.
(2)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是带______电的.
(3)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______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______(填“多”或“少”).【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4分)(2015 兰州模拟)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所示,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P1、P2和P3处.图中小球B偏离竖直位置是因为受到A球对它的______力的作用;好奇的小乐发现带电小球B所处的位置不同,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也不同,这说明此效果与两电荷间的______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4分)
23.(4分)(2016 西城区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对雾霾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如图所示,是某校科技小组研制的PM2.5净化器原理图.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B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颗粒物与光洁金属网B接触后也带上负电,会受到金属网B对它的斥力而离开,被带有正电荷的活性炭棉芯层C牢牢吸引,这是利用______的原理,最终达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