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杨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曹操与杨修》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9 13:2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曹操与杨修》
教案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目的: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的《前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世之雄曹操
的豪情万丈;“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这后人评赞的诗句又向我们描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曹操与杨修》片段及作者所塑造的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二、 教学过程:
1.戏剧的生命在于“冲突”,请同学们概述前五节的戏剧情节。
曹操赤壁败后,求贤若渴,操修相见恨晚——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缺粮,修荐孔闻岱——操疑而杀孔,谎称夜梦之疾——修欲识破谎言,让倩娘送衣——为操大业,倩娘自刎——为安抚杨修,操将义女嫁之。就这样,修与操结下了杀妻之仇,修却又意外地成了曹操的女婿。
2.这一对特殊的翁婿关系究竟会怎样发展?我们来看课本。
教材节选部分的戏剧高潮是什么?
曹操杀杨修时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是节选部分、也是整剧的高潮。
3.请同学选出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课文片段,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思考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想不想杀杨修?
4.上面两位同学朗读非常形象生动、角色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很到位,很有气势。下面我们播放录像,欣赏京剧名角的表演。请同学谈对京剧的感受,并思考操到底想不想杀修?是否一开始就想杀修?
对京剧的感受:a说白、唱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的典雅凝练;b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c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独特的脸谱。(时空的巧妙处理;角色装扮的独特)
抓关键语句分析。A.“老夫实实再三的不想杀你”B.“你是再三要杀杨修”
这“再三”分别指的是什么?(1)杀孔闻岱;(2)识破梦中杀人谎言,倩娘自刎;(3)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
杀孔与倩娘自刎二者有无关联?(操为什么杀孔又逼死倩娘?)
用贤生疑而杀孔,为掩饰过错而致倩娘自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曾杀了孔父孔融,因而怀疑孔北上匈奴、南下东吴、西进巴蜀来图谋他而报仇。于是杀掉孔,而谎称自己有夜梦之疾。善良的倩娘拔剑自刎,成就了曹操的谎言和招贤纳士的伟业。)
两次杀人之根皆因一个“疑”字。(板书:多疑)
操这一性格在其要杀修时亦有印证,请同学们找一下是哪些语句?
(“你可知今日三军统帅还不是你!”“你对你的天下大业赤诚去吧。”)

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鸡肋事件——忌才
而操再三没杀修又说明了什么?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板书:求贤若渴、)联系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无比渴望。
4.曹操发布了斩杀杨修命令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个迂回曲折的过程。请同学们结合节选第七场内容看操由不想杀杨修到杀的过程?
(1)“难将这赦免二字说出口”——有赦免意,难说出口(面子、尊严)
(2)“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操大将求情帮了倒忙(疾贤妒能:有修语为证“我乃是临死之人,你还怕我高你一头吗?”)
(3)面对面的谈话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更可看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5.课堂讨论:戏剧的语言是凝练的,下面同学们找出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刻内蕴:
(1)“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操和修的初衷分别是什么?
操:“丞相‘念之断肠’的襟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有广纳贤才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更有大济苍生、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志。因为这句诗的出处是《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操求贤若渴,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没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人尽其才。既要招才,还要用才,更要惜才。)
修:“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不考虑个人遭遇。性格没变,直率不改。
(2)“可惜呀可惜,可惜你,不明白!”“可惜呀可惜,可惜这不明白的是你呀!”
A操让修明白什么?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
a修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
在第六、七幕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鸡肋事件”——(板书:聪明)
b修和鹿鸣女对“鸡肋”暗含之意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不同?修想的是国家军务大事,从中可见其对天下局势把握得很准确。如无他的安排,操会像赤壁一样损失惨重。鹿鸣女知操对修看法不好。操招贤纳士是为了笼络人心,但又觉得修碍事,如鸡肋一般。
c按剧情的发展,操没听鹿鸣女的劝告,仍擅传将令(让许楮、张辽作好埋伏,抵挡诸葛亮的袭击),他想到后果没有?
想到了,但认为“宏图大业未成就,料定他断然不敢杀我杨修”。——恃才傲主
料事如神却没想到结果——自负、对操认识不够。
d修明白自己是“自作聪明、擅自行事”,为什么还一意孤行?——赤诚
B修认为操不明白什么?不理解修的赤诚、对招贤的理解不深入(不是真正的爱才,所以最终未成霸业)。
(一切的根源是一“疑”字,要用人不疑;还有一“忌”。)
(3)揣摩拟声词的丰富内蕴:
操:“啊?”(潜台词:我不明白、不理解?)
修:“啊!”(潜台词:你就是这样啊!)
操:哼哼哼哼!(无须理会)
修:嘿嘿嘿嘿!(无所畏惧)
(4)对旁白的理解:“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
其中的“笑”有谁也不服谁而又想在气势上、精神上压住对方的意味。
“痛哭失声”操哭:痛杀贤才,不忍而又不得不杀;
钱钟书联想到《长恨歌》“回看血泪相和流”,非尽属虚伪。
修哭:大志未酬、错投明主

如此有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的杨修在三分天下的情况下,选择曹操是因为看到曹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以达到自己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

6.结合全剧,你对曹操和杨修是怎样评价的?
性格冲突、性格悲剧,“两个刺猬的拥抱”——性格决定命运。
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一个宏图难展、壮志未酬,过早地陨落了;一个大错铸成、兵败斜谷、伟业化灰,陷入痛苦和绝望中,留下了千古遗憾!

拓展:历史上既能做到求贤若渴,又能做到用才、惜才、爱才的人物有哪些?如:齐桓公用管仲,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

7.京剧中的曹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历史上曹操有什么不同?
京剧:既有雄才大略、招贤纳士的一面,又有用贤多疑、嫉贤妒能的一面。
小说:千古第一奸雄。
历史: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三、 结束语:
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创作的曹操形象是有差异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任由今人评说,正所谓“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杨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附板书设计:








陈亚先


性格

求贤若渴
聪明赤诚

决定
忌才多疑
恃才傲主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