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重点)2.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重点、难点)3.理解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间的密切关系。(了解) 新课引入生活中的光 新课讲授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人造光源:灯、激光等想一想,月亮是光源吗 新课讲授二、光的传播树林中的阳光电影放映机的光束1.光是如何传播的? 新课讲授汽车的灯束楼顶的激光灯光在空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新课讲授小实验光在水中的传播实验器材:水槽、激光笔、清水、牛奶实验内容:在水中加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条光束,观察光传播的路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新课讲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介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呢? 新课讲授2.如何描述光的传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源光线是人们假象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而光的传播是客观存在的。 新课讲授点光源的光线:平行光线:太阳 新课讲授3.小孔成像观察演示实验,描述小孔成像的特点。(1)改变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你能看到什么现象?(2)将光屏的圆孔改成方孔,成像变了吗? 新课讲授小孔所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决定,距离越大,所成的像也越大。小孔所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但与孔的大小有关。结论: 新课讲授4.日食和月食日食月食你能描述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吗? 新课讲授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新课讲授5.实际应用① 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缺口、准星、目标要达到“三点一线”③站队看齐前面的一个同学正好挡住后面所有的同学,队伍就直了 新课讲授三、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000m即:真空中的光速为 c=2.99792×108m/s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 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c探索新知 光 年光由太阳到达地球约八分钟(即地球跟太阳的距离为八“光分”) 光年不是时间单位,光年是计量天体间时空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是由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 已知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为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约4.22光年。 典型例题 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光斑是( )
B.太阳的实像A.太阳的影子
C.树叶间的缝隙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光源的概念2.光的传播特点3.光的传播速度4.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际应用课后思考 已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7光年,你能计算出织女星距地球多少千米吗? Thank You !课件21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节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重点、难点)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重点)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了解) 新课引入我们能看到这些东西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眼睛。 新课引入为什么我们也能看得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 新课讲授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新课讲授小实验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量角器实验步骤: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①用激光笔打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O点,经过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②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③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④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i和反射角r的度数,并记录数据。 新课讲授ONirEF 新课讲授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新课讲授ENOF将纸板NOF向后或向前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新课讲授二、光的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三线共面)(两角相等)ONir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线分居) 新课讲授三、探究光路可逆o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会怎样射出?结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新课讲授反射光的画法a1.过入射点画法线 2.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β 新课讲授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它方向无反射光。 新课讲授2.漫反射漫反射:每条光仍然遵守反射定律,平行光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探索新知 激光测距 激光测距是以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测距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 。 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典型例题 1.已知图中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2.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角等于_____ 度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_______ 。0相反典型例题 3.我们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课桌,这是因为( )
A.课桌对光发生了漫反射
B.课桌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C.课桌对光发生了吸收
D.课桌对光不发生任何作用。A典型例题 4.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
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 B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规律3.光路是可逆的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课后思考 你从平面镜看见别人的眼睛时,别人也同时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你的眼睛。你信吗?说说你的道理。 Thank You !课件21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重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难点)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了解) 新课引入为什么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你”?那是真的“你”吗? 新课讲授一、平面镜平静水面玻璃面光面地板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新课讲授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新课讲授小实验替代蜡烛 替代平面镜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新课讲授实验步骤:① 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②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③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⑤用直线把两次试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 新课讲授实验数据: 新课讲授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新课讲授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ss’s 新课讲授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表示。实验中,蜡烛成像s’ 用虚线表示,代表虚像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新课讲授四、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使空间更大 新课讲授● 平面镜使景色更优美 新课讲授● 平面镜使治疗更方便● 平面镜使行车更安全 新课讲授● 平面镜使能源更便捷● 平面镜用于水下观测探索新知 猴子捞月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m,井水深5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2.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如果人远离镜面1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米。 典型例题 1.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面_____cm;81.724典型例题 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BCDA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平面镜的应用课后思考 镜中的指针式钟表应该如何读数呢? Thank You !课件21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节 光的折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重点)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难点)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难点) 新课引入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为海市蜃楼。 你知道海市蜃楼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 新课讲授一、光的折射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筷子放入盛水的杯子,看起来好像断了一样,这样的错觉是由于光的折射。 新课讲授iγ空气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新课讲授二、探究光的折射的特点回顾探究反射规律的方法:三条线的位置关系和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新课讲授三、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入射角。根据上面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得到: 新课讲授
如果光从水
(玻璃)中斜
射入空气中,
是否也会发生
折射现象?
新课讲授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入射角。水(玻璃)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 新课讲授根据以上实验设计,我们可以得到: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新课讲授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入射角。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新课讲授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解释筷子弯折的现象 新课讲授想一想,怎样才能叉到鱼? 新课讲授水中的鱼看岸上的树是变高了还是变矮了? 新课讲授小熊的困惑探索新知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1.下列哪一个正确表示了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的情况( )典型例题 C典型例题 2.画出下列图中的折射光线PQ空气水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3.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SS′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真的太阳吗?课后思考 Thank You !课件22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节 光的色散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重点、难点)2.知道白光的组成。(了解)3.知道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了解)4.初步了解看不见的光及其应用。(了解) 新课引入天空中的彩虹、喷泉的彩虹是如何产生的? 新课讲授一、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演示实验:
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 新课讲授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3.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
内侧是紫色 新课讲授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新课讲授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用放大镜观察想一想,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新课讲授三、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红外线紫外线 新课讲授2.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人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形式传送到地球的;③物体能吸收红外线,也能向外辐射红外线。(1)红外线的特点: 新课讲授(2)红外线的应用:①红外线加热浴室暖灯电烤箱 新课讲授②红外线测温③红外线遥控 新课讲授④红外线定位 响尾蛇的视力很差,但体内有一红外线定位器官,依靠红外线定位,它能准确的捕捉猎物,根据这一原理,美国人发明了响尾蛇导弹。 新课讲授⑤红外线成像⑥红外遥感探测 新课讲授3.紫外线①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②检验钞票的真伪验钞机 新课讲授③紫外线消毒灭菌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消毒柜 新课讲授(2)紫外线的防护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甚至致癌,影响动植物、人类的生存。探索新知 夜视技术 夜视技术是指运用光电探测和成像技术与器材,对因夜暗人类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增强)成可视影像的技术。 夜视器材就是利用微光和红外线这两个条件,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 典型例题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顺序为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橙 黄 绿 蓝靛 紫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2.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红、绿、蓝 叫做光的___________。红绿 蓝三原色典型例题 3.在近期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作战中,美英军人在夜间都佩戴红外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_______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_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_比它们_____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要高红外线强 4.人民币以及某些商标的防伪标记可以用 ______灯识别。紫外线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光的色散现象2.白光的组成3.不可见光的特点及应用 课后思考 登山运动员都要戴特制的黑色眼镜,炎炎夏日人们撑起遮阳伞,这是为什么? Thank You ! 第四章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图4-23
2.(南宁中考)图4-23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
3.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 )
A.90° B.0° C.180° D.45°
4.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 )
A.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
C.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
5.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D.从水面上看水中物体的像比物体位置高
6.关于图4-24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图4-24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荷花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如图4-25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要( )
图4-25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
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8.(2014·天津模拟)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4-26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图4-26
9.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反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
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10.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
11.(巴中中考)把一个高0.8 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 m的人以2 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1.6 m,以2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变大,以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0.8 m,以2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12.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30° B.45° C.60° D.90°
二、填空题
13.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 、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叫做 。?
1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
15.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 (选填“可能是”“仍是”或“不是”)平行的,在反射时光路 。?
16.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缘故。?
17.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 45°;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 45°。(均选填“>”“<”或“=”)?
18.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9.如图4-27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方的物质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
图4-27
三、作图题
20.在图4-28的方框中放置一个平面镜,光线通过平面镜后的方向变化如图中所示,试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图4-28
图4-29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4-29中物体ABC的像。
图4-30
22.(恩施中考)如图4-30所示,光沿C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请在图中作出光线分别透过平直界面AOB和圆弧形界面AMB时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3.(2014·烟台模拟)图4-31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图4-31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4-31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24.为什么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5.通过篝火上方的空气看物体,为什么会使人感到物体在晃动?
参考答案
1.D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故B错;萤火虫是光源,故C错;因此选D。
2.D 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3.B 分析: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0°。
4.C 分析:当光照在墙壁上时,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多,看起来很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从屋里反射出来的光太少了,在外面的人就只能接收到屋里反射出来的很少的光,所以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
5.D 分析:A项中海面上的船只发出(反射出)的光线射到潜望镜的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在平面镜上成像,通过潜望镜上平面镜成像来观察海面情况,故A错误;B项中也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树木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而在水面成像,故B错误;C项中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项中水中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水面时,发生折射,出现了上述现象,故D正确。
6.C 分析: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A项错误;荷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B项错误;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项正确;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项错误。
7.D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即让入射角增大10°,应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10°,故应使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8.A 分析:从自行车尾灯作用上看,是将汽车发出的光再反射回去,从图上看,能完成此过程的只有A答案,B、C、D都不行;从光的反射规律分析,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反射特点是入射光线和最终反射出的光线是平行的,因此A答案是正确的;当然通过作法线,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也能得出此答案。
9.C 分析:我们能从镜中看到物体,说明物体反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了我们的眼中。
10.B
11.A 分析: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已知人身高1.6 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 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 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 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所以选项A正确。
12.B 分析: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镜子应平分铅笔和它的像,故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45°。
13.红 紫外线
14.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击中的“三点一线”、排队、激光准直等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15.仍是 是可逆的 分析: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是平行的,这是镜面反射;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6.漫反射 分析:教室里的黑板是粗糙的,发生的是漫反射,所以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17.= < 分析: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45°,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当入射角是45°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小于90°,所以入射角应小于45°,即入射角小于45°。
18.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分析: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②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
19.玻璃 ∠6 ∠3 分析:已知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MN下方的物质是玻璃,MN上方的物质是空气,∠2是入射角,∠3是反射角,∠6是折射角。
20.如图D4-1所示。
分析:分别延长入射光线并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相交于两点,即入射点,把两个入射点连接起来,从而确定镜面的位置。
图D4-1
图D4-2
21.如图D4-2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即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图D4-3
22.如图D4-3所示。
分析: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第一条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当经过第二个折射面时,正好与该入射点处的切线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23.(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2)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
分析:第(1)题实验时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放置,如果不与桌面垂直放置,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第(2)题留下乙图的痕迹之后,是为了找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24.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25.篝火上方的热空气上升,空气的密度发生变化(光在冷热空气间发生折射),因此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发生变化,使得物体像的位置也在变,所以看上去好像物体在晃动。
光的直线传播
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通电的电灯
B.燃烧的蜡烛
C.萤火虫
D.耀眼的玻璃幕墙
2.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应在( )
3.下列的光现象中,不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日食、月食现象
B.小孔成像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4.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5.如下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7.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虽然能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_______,却忽略了光的亮度、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
8.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米,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 秒。
9.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该天象是由光的 而形成;右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是 (填“a”或“b”)区。
10.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了个三角形的小孔。
(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1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光的_________________知识解释。
(2)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_________。
(4)请你根据有关结论判断: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________cm。
(5)通过实验,小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后很高兴。但他又想,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离小孔的距离有关呢?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答案】
1.D
2.D
3.C
4.A
5.A
6.A
7.方向 色彩(只要合理即可)
8.大 3×108 500
9.直线传播 a
10.(1)倒立 直线传播(2)图略(3)高(4)6.0(5)物体的高度像到小孔的距离
光的反射
1.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得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得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字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得本领强
3.小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发现当黑白照片在暗室内进行冲洗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于是她进行了探究,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微显红色,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清楚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红色液柱在红光下反射白光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5.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不相同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难辨认;
B.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
8.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B.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不同
C.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
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
9.有时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 、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10.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中,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植物学家对4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由7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原因。若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的几率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1)红色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2)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色花,请你推断白色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答案】
1.C
2.C
3.D
4.A
5.A
6.B
7.C
8.C
9.绿,复色光
10.(1)物体表面只能反射跟它颜色相同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则被吸收。所以红色花只能反射红光,其他色光被吸收。(2)白色的物体表面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答案:(1)红色花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2)白色花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吸收光。
平面镜成像
1.如图一束光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的O点,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
B.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
C.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
D.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
2.湖水的深度为2米,在湖面的正上方5米处有一只小鸟,则小鸟与湖中的像距离为( )
A.5米 B.7米 C.10米 D.14米
3.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
A.凹型镜面 B.凸型镜面 C.平面镜面 D.乳白平面
4.雨后路旁低洼处积水,在水洼旁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人射出的光被水面______成的像,这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镜。
5.一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若此人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向镜面移近,镜中像以_____米/秒的速度相对于人移动,2秒钟时像距人_______米。若此人不动,平面镜以0.5米/秒的速度向人移近,镜中的像以________米/秒的速度向人移近。
6.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30° B.45° C.60° D.90°
?
8.如图所示,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试根据成像规律画出虚像S'和光源S的位置。
9.如图所示,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 )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答案】
1.B
2.C
3.A
4.反射、平面
5.1、2、1
6.D
7.B
8.
9.A
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
(中)1.晚间看星光闪烁不定,这是由于星光通过疏密不同的空气产生了( )
A.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反射和折射
(中)2.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
B.平面镜成像是一种折射现象
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上是折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由于丛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中)3.在海上旅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等,实际上大海上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光从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光在不均匀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难)4.在均匀木条一端缠上一小段铁丝后,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玻璃缸内,恰能竖直漂在水面,其中露出水面部分长度为11,浸没在水中的部分长度为12,那么从水面上斜着看下去( )
A.11看起来变短了些,12不变
B.11和12看起来都不变
C.11和12看起来都变短了许多
D.11长度不变,12看起来变短
(中)5.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中)6.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难)7.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中)8.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二、作图题
(难)9.如图所示,小阳在公园水面上玩水上滚球的游戏,人处于充足空气的薄壁透明塑料圆球里,他发现水下A处有一条金鱼,设小阳的眼睛在B处,圆球的球心在O点。请你作出小阳观察到金鱼的光路图及确定金鱼实际的大致位置。
(难)10.(2011年中考·湖北潜江、天门、仙桃卷)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1.C
2.C
3.D
4.D
5.A
6.D
7.C
8.D
9、10略
光的色散
一、选择题
(中)1.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
C.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
(中)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中)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中)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色散的是( )
A.水中倒影
B.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C.日食的形成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二、填空题
(难)5.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你在图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6.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_光组成的。
(难)7.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_______?色。
(中)8.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中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引起的。
(中)9.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__________;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只_____________。
(难)10.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 。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D
二、填空题
5.a
b.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6.色
7.漫反射,黑??
8.色散(折射),折射?
9.反射红光;透过蓝光???
10.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