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二年级下华东师大版2.6《别了-哥哥》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高二年级下华东师大版2.6《别了-哥哥》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9 16: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别了,哥哥 殷 夫殷夫简介1909-1931,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
浙江象山人。1928年起在进步刊物
《奔流》和《列宁青年》上发表革命
诗歌。1929年起,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青年工人运动,曾几次被捕,遭反动派毒打,出狱后继续坚持革命工作。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即加入作为盟员。同年5月,作为左联代表,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在龙华被害,遗著有《殷夫诗文集》。背 景“左联五烈士”指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五位左联作家。他们于1931年
2月7日在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
枪杀。
鲁迅十分珍惜殷夫的诗作,在《孩儿塔》的序文中,他这样写道:鲁迅 《白莽作<孩儿塔>序》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
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
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怨之作,
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
世界。左联五烈士去世后, 鲁迅对他们的牺牲感到无比悲愤。写下了
《二心集》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时隔两年后,1933年,又写了
《为了忘却的记念》,赞扬他们的为人
和文学成就。
殷夫和哥哥徐培根在手足情分上,国民党高级官员徐培根
对弟弟殷夫关怀备至,呵护有加;在阶级立场上,徐培根以丰裕的物质条件为诱饵,企图拉拢殷夫加入国民党。殷夫从
旧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处境和“4-12”反革命政变中,认识到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化与反动,从而更加坚定了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决心。正当“4-12”两周年纪念这一天,
殷夫写了《别了,哥哥》,他这时完全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与他哥哥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作了
彻底的决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战士的宣言。殷夫自幼聪明,排行最末,备受宠爱,幼年丧父,比他大15岁的大哥给予父辈般的照应呵护。1924年送他去上海求学。
但殷夫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在十里洋场飞扬跋扈,军阀统治腐败无能,百姓饥寒,屈辱惨景使殷夫违背了哥哥“专心念书,别管闲事”的告诫,加入反帝反封建斗争行列。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前夕,
已升任蒋介石总司令参谋处长的大哥觉察到殷夫在学校的“越轨”行为,把他叫到自己办公室,说:“你这小孩子,快不要再胡闹了,好好地读书罢。”
“为什么?”
大哥压低嗓音说:“我告诉你,将来时局一下变了,你是一定会吃苦的。”殷夫:“时局要变,你怎么知道?”
徐培根:“我------怎么会不知道?”
殷夫:“那你说给我听听。”
徐培根:“你不要管,小孩子,我要警告你,不要再胡闹,你将来一定要悔恨的---”
殷夫之后接受上级指示,再去探听详情,大哥已随部队离开上海,第二天,大屠杀的血腥弥漫申城,殷夫也因叛徒告密
而被捕。殷夫第一次入狱关押三月,险遭枪决。他
懂了革命不应无谓牺牲,结果通过大哥
获释。大哥软禁他在身边,督促其念书。第二次被捕出于大姐帮助再回上海。此时虽从事共青团工作,但仍接受大哥接济。大哥希望他学而优则仕,要为他铺设一条通往上流社会享受荣华的坦途。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使他鄙视
高官厚禄。这首《别了,哥哥》表示他不要功名,渴求真理,要做带给人间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殷夫的著名译作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格言》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激励无数有志青年冲破牢笼献身人民革命的解放事业。《为了忘却的记念》:
殷夫第三次出狱是靠自己出来,大热天
穿了棉袄跑去向鲁迅求助,告诉鲁迅
他其实是一个革命者。对又气又急的哥哥
写来的信,要他忏悔觉悟,告别危险工作,他回信拒绝。承认自己确实一再骗取大哥的钱,用来维生,而大哥的钱不正是从无产阶级搜刮来的吗?他理直气壮地表示:“欺骗不是个好方法,但绝不是罪恶!我们应该用的是斗争,是明明白白地向你们宣言,我们要夺回你们手中的一切!”
殷夫的誓言:死去!死去最光荣的责任,让血染成一条出路,引导着同志们向前
进行!赏 析
形象:
情感基调:赏 析
形象: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成熟形象。
情感基调:革命的信念和诗的激越情感,
构成了殷夫诗歌的基调。最亲爱的——
最后的手——
教导、培植——
感激、钦佩——
不能不——
安逸、功业、爵禄、高帽——
危崖、荆棘、黑的死、白的骨、冰雹、风雪——
——对照最亲爱的——兄弟情深
最后的手——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教导、培植——哥哥的良苦用心
感激、钦佩——反话正说,讽刺
不能不——自己的立场、对国民党的嘲弄藐视
安逸、功业、爵禄、高帽——
危崖、荆棘、黑的死、白的骨、冰雹、风雪——
——对照圈套——
圈套——无产阶级战士的清醒,
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面对名号纸帽不屑一顾。
不是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而是义无反顾的决绝姿态第六节
本诗的核心意义:不要功建,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饥渴——强调对永久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第七节
劳苦大众的生活与哥哥所属阶级安逸生活的鲜明对比。
诗人要做普罗米修斯。
基调由此从明快到雄壮激昂。第八节
天帝——困锁普罗米修斯的宙斯,其实指反动阶级。第十节
战斗姿态与鲜明立场是第六节的递进
和发展:“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是因为
前面有“真理的伟光”。
远退——
溶消—— 革命者豪情壮志与无惧无畏的
革命精神。第十一节总结。阶级彻底对立。语言特点语言明快,气势奔放。
形式整饬,节奏明快。
洋溢青春的激情与洒脱。
别了——一个动作,贯穿始终,
使整首诗歌既激情澎湃,又收放得当。36页 思考与练习一、本诗即表达了诗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与敌对阶级彻底决裂的决心,表现出现代
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二、革命理想是真实感情,手足情也是
真情,为了割断这种手足之情,他
的痛苦也是真实的。
而写出这一层感情,更衬托出诗人坚定的革命信仰、立场和与统治阶级决裂的决心,因而感人。三、《别了,哥哥》主要用对比手法,
《血字》则多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