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梭着梭着梭着跳(齐唱) 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赏)梭着梭着梭着跳(齐唱) 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9-29 21:29:37

文档简介

文化艺术
傈僳族能歌善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节日有澡塘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尝新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阔时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傈僳年等。信奉原始宗教。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德宏地区,传入基督教。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舞蹈
因地区不同而异,怒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似)、横笛、琵琶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二弦、西
《傈僳族舞蹈》
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伴奏。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随乐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种和收获后,人们都要跳被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蹈据说产生于17
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时代,舞蹈只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人们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而且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为舞蹈增添风趣。这个舞蹈没有任何的伴奏与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脚掌跺地作舞的声音为舞蹈节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头饰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两岸
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料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海贝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关于“俄勒”,傈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神的指点,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尽管两人勤劳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决心要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她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看到心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他望着天空,幻想着如果能用月亮一样洁白、光润的东西做成一顶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该多好啊!于是,他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唐古拉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脚下找到海贝,用姑娘搓出的麻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把磨好的海贝片和白色、红色的树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顶美观大方的“俄勒”。一个丰收的中秋之夜,小伙子捧出“俄勒”,伴着月光,戴在姑娘的头上。姑娘取出长衫,披在小伙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绵,终于结成终身伴侣,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从此,谈情说爱的傈僳族小伙子就必定要做一顶“俄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做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亲自织做一件长衫,回赠自己的意中人。这种习俗世代相袭,一直流传至今。《梭着梭着梭着跳》
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歌曲,让学生感知音符的长短,突出民族的特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习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以歌会友,用歌声来表达情意的习俗。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二、听赏《梭着梭着梭着跳》
1、初听。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少数人民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吧。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傈僳族的儿歌《梭着梭着梭着跳》。让我们静静的听听,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见了,你能在歌曲里找到答案吗?
你能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上一小段吗?
2、复听。
在我们的歌曲中,有一个音从高音跳到低,又从低跳到高,你能听出来吗?请你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
请你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这段旋律唱一唱。
3、完整听
让我们合着录音机唱唱吧。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块儿走进傈僳族,了解了能歌善舞的傈僳族人民,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等着我们的小朋友去发现,去创造。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傈僳族 [lì

zú]
傈僳族(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北部,是中国、缅甸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泰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傈僳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即现今云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省、四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省、西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坎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地区、江心坡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葡萄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麦克马洪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邦联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