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9-29 21:3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
课型
唱歌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2、认识并了解布依族人民分布地域及生活习俗,感受其民间音乐风格,体验衬词对表现歌曲的作用。3、认识作为民歌能够传唱流行下来的基本要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认识民族民间歌曲打下初步的审美基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难点
感受其民间音乐风格,体验衬词对表现歌曲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子琴
课件
学生准备
课本
教时
1
教学过程
学生行为预设
一、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从对第二课《小山羊》的温故,引出在贵州,除了分布着侗族这一奇异的少数民族外,还有一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布依族简介。简要介绍这支民族的分布地域,人口总量,生活习性等。引出要学唱的新歌──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过程
学生行为预设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作品的特点。2、聆听范唱,体验节奏特点。
|||节奏。
3、学唱歌曲打着拍子学唱,曲谱完整演唱歌曲曲谱。分析旋律特点,引导学生用跳跃、轻巧的声音来唱谱。
4.
学唱歌曲。先熟悉歌词(含衬词),用数板的方式把词熟悉起来,要求节奏准确,与拍节严丝合缝,且力求自然、轻松、熟练,然后带入旋律。
5.
巩固演唱效果。衬词的唱法。6、音乐知识。认识十六分音符。三、深度探究歌词。1.
“久不唱歌忘记歌”,只是一种反衬,表达的是“没忘记”,“时常唱”。
2.
歌曲
“青苔”是一种久久思念的感情积淀,“凉水”是思念的“表面”,“鲜花”有可能是指久久思念的“恋人”。
3.
认识并理解民间歌曲的基本元素。一是歌词短小自然、琅琅上口,好记不容易忘。
二是曲调简单,易于大众即兴传唱。三是音域偏窄,无过宽音域,适合大众接受,并口传心授。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预设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学唱壮族和布依族的歌曲,欣赏侗族大歌以及根据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改编的器乐曲,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加深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
板书设计
十六分音符
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