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1.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数的理论基础知识;2.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3.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复习目标一、
整数 负整数0非零自然数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百万千万1.读数:1060008000 、52000803100米、0.008、 206.316 2.用3个6和3个0按要求写出不同的六位数
一个0也不读:
只读一个0:
只读两个0:其中最后一个数中两个6表示什么?3.数的改写: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近似方法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二、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2.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3.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大小比较(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 通分练习1、判断是否平均分?练习2、读图以一个圆为单位“1”,涂色部分占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以两个圆为单位“1”,涂色部分占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练习3、分数大小比较2
95
94
94
77
92
3情况一:分母相同情况二:分子相同情况三:分母、分子不同小数分数百分数0.25=(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0.35%=( )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先写成分数,再约分先用分数表示,再约分分子除以分母=40%=2
51
6≈0.167=16.7%1
4=0.25=25%1.2=25%0.0035.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数的整除
1. 整除与除尽
2. 约数和倍数
3.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4. 偶数和奇数
5. 质数和合数
6.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7.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 整除与除尽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或数b能整除a。除尽: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
这就叫做除尽。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整除也可以说是除尽,
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区别:2.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
b就叫做a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3.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0或5 各个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而且各个位上的
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4. 偶数和奇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奇数=( )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015. 质数和合数质数:
(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246.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除数必须是质数商是质数28=2×2×7把30分解质因数正确的做法是( )
A.30=1×2 ×3 ×5
B.2 ×3 ×5=30
C.30=2×3×5C把30分解质因数判断(×)(×)求36 和48的最大公因数1:分解质因数法36= 2×2 ×3×3
48= 2×2 ×3×2×22 23× × =122:短除法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特殊情况: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练习:
1.求下列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一个数,既能整除60,又是78的约数,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3.一个数除44和24,结果都余4,这个数最大是多少?44-4=40
24-4=204.一张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5厘米,要把这张纸裁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纸的边长最大是多少?
60 455.有36个篮球和40个足球平均分给几个小组,结果篮球多出1个,足球缺2个,问有几个小组?36-1=35(个)
40+2=42(个)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因数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质数 合数 互质数
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7.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大家谈一下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