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新桥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双颊(jiá) 不可估量(liàng) 迸(bèng)发 瑰(guǐ)丽 氛(fèn)围
B.掳(lǚ)掠 茕(qióng)茕孑立 缱绻(qiǎn quǎn) 罡(gāng)风 愧怍(zuò)
C.咆哮(páo xiào) 揆(kuí)情度礼 后裔(yì) 觇(chān)视 回溯 (shuò)
D.齑(jī)粉 互相攻讦(jié) 汲(jí)水 鬈(quán)曲 黜(chù)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婉啭悠扬 启碇 销声匿迹 层峦迭嶂
B.礼尚往来 媲美 褒贬不一 莫明其妙
C.林阴小道 竣峭 残羹冷炙 粉装玉琢
D.号呼靡及 宿愿 一蹴而就 振耳欲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至今读来仍闪耀着_____的思想光芒。
(2)肖邦故园最大的_____之一就是我们能够同肖邦“促膝谈心”。
(3)三年在海外背井离乡的生活经历,使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_____。
A.锋利 魅力 眷念 B.犀利 魅力 眷恋
C.锋利 魄力 眷恋 D.犀利 魄力 眷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光怪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冬天的肖邦故居,大雪覆盖,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的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D.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讲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碧油油的草色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生机啊!它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B、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赞赏和了解。
C、我刚一拿出干粮,就听到远远近近尖利如锥子,烧灼如炭火,固执如钉的目光齐刷刷扫过来的声音。
D、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的不正确(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始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离骚》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C.艾青,原名蒋海澄,其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D.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肇锡余以嘉名 ②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亦义也
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⑤敛赀财以送其行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⑦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⑧因击沛公于坐
⑨故择先王之成法 ⑩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A.①⑦ B.③⑧ C.②⑥ D.④⑩
9、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缶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现象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且庸人尚羞之 B.军惊而坏都舍
C.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1、下列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大王来何操 B.蔺相如者,赵人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君何以知燕王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5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2.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去拿,不要坐等人家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13.第三段文字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法 B.例证法 C.喻证法 D.引证法
14、对最后一段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拿来的”指的是外国文艺。
②“沉着”是指面对“宅子”能冷静思考而不慌不忙,“勇猛”是指敢于拿来而不犹豫。
③“有辨别”是说能“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新人”即“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人。
⑤“新主人”和“新人”的性质完全相同。
⑥“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用的是借喻手法。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15.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C.“废物”对文化遗产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且专门喜欢吸收遗产中的消极因素。
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卷Ⅱ(90分)
二.填空题,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条横线1分)
⑴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⑵臣心一片磁针石, 。(文天祥《渡扬子江》)
⑶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⑷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 ,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⑹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则智者尽其谋, ,
,信者效其忠;……(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三.诗歌阅读(6分)
阅读文天祥友人邓剡作《念奴娇·驿中别友人》,然后回答问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6、词中颂扬文天祥南归路程中战胜种种危恶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词中借以抒写破国之恨的两个典故是 ( )( ) (选错一个就不给分,共2分)
A.借东风 B.铜雀春情 C.金人秋泪 D.回旗走懿
18、“睨柱吞赢”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指文天祥( )(2分)
A.诋大酋伯颜失信 B.骂逆贼吕师孟叔侄
C.与贵酋争曲直 D.在贾家庄受凌迫
四、文言文阅读(共14分,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题每题3分)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
19、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湮(yán)没 赠谥(yì) 蹒(pán)跚 茕茕孑(jié)立
B.户牖(yǒu) 缇骑(jì) 齑(jī)粉 呕(ǒu)心沥血
C.诛(zhū)治 旌(jīng)旗 干瘪(biē) 有条不稳(wěn)
D.赀(zī)财 抶(chì)击 愧作(zuò) 飞流急湍(duān)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交换) B.素不闻诗书之训(教诲,训诫)
C.佯狂不知所之者(假装) D.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
21、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B、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C、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③是此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⑤人皆得以隶使之 ⑥安能屈豪杰之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②⑥
C、①③④⑤⑥/② D、①③④/⑤/②/⑥
2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散文阅读(14分)
巷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她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她又是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着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她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苏,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燥,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正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24.(1)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分别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出它的各自的特点。(6分)
答:乡村的陋巷_ (2分)
上海的里弄 、 、 。(2分)
(2)这些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来表达。
答:衬托了“巷”的 、 、 (2分)
25.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答:
26.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一忽儿是“她”,又忽儿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用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又作为全文的纲领,展开下文;结尾含蓄婉曲,表达了作者赞美“巷”的意义所在。
B.第三段中“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崭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开朗。
C.第四段中,作者说小巷“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但又反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尽管“家家有一本哀乐帐,一部辛酸史”,但全然没有今非昔比的伤感。
D.文章隐含了作者对这不平等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排遣这种怨气,这“小巷”便成了好的去处。一进小巷,便别有洞天,虽是人间,但胜似天堂,宠辱偕忘。
E.最后一段,铺陈芸芸众生、社会百相,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人以群分,应各归其所;言辞简洁却锋芒犀利,一个“请”字,实则是一个“滚”字。作者爱悦直书纸上。
六.语言运用(6分)
28.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不超过20个字)(2分)。
调查问题 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①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②匆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③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④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⑤捡破料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⑥高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⑦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⑧轮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⑨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⑩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 答:
2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匡卢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七.作文(40分)
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
友情提醒: 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匆忙下笔往往会损失更多的时间。请注意自己的书写,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新桥中学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第Ⅰ卷(每小题2分 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Ⅱ卷(90分)
二.填空题(10分,每条横线1分)
⑴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⑵臣心一片磁针石, 。(文天祥《渡扬子江》)
⑶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⑷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 ,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⑹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则智者尽其谋, , ,信者效其忠;……(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三.诗歌阅读(6分)
16. 。
(2分)
17.( )( )(2分) 18( )(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4分,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题每题3分)
19.( )20.( )21.( )22.( )
23.(6分)
①、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
五.散文阅读(14分)
24.答:乡村的陋巷_ (2分)
上海的里弄 、 、 。(2分)
25.答:衬托了“巷”的 、 、 (2分)
26.答:
(2分)
27.( )( )(4分)
六.语言运用(6分)
28.(2分)
答
29.匡卢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4分)
七.作文(40分)
请工整清晰地书写在作文纸上。
高一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C C B C C B A C D C D C
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⑵、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⑶、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⑷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⑸、……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⑹、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16.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17. B、C
18. A
19、( B )20、( A )21、( C )22、( D )
23、翻译(6分,各3分)
①、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五人的死,(意义)轻重本来如何呢?
②、怎么能使豪杰之流折服,在墓前持握手腕,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24.(1)答:乡村的陋巷 破败、杂乱、肮脏(2分)
上海的里弄拥挤、嘈杂、庸俗。(2分)
(2)答:衬托了“巷”的幽静、秀美、悠闲(2分)
25.答:不矛盾。无人和有人都是根据文章需要而定的。第三段为了表现“巷”的“幽静”、“悄悄的”、“寂寂的”就不必有人出现。第五段说明“巷”里没有“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便显现出一个“娇羞”的姑娘,用来对比,表现“巷”超凡脱俗的圣洁,是“爱宁静淡泊”的人的好去处。 (2分)
26.答:在拟人段中用“她”,增加“巷”的形象性和美感。在平实叙述的文段中用“它”,有利直接表述。(2分)
27.CE(4分)(A.文章结尾并非“含蓄婉曲”,而是直抒胸臆。 B.第三段中的“一转弯”的前面“依然是巷陌深深”。 D.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满,但没有涉及社会政治。)
28.调查结论:生活中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不超过20个字)(2分)
29 匡卢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4分)
班级 序号 姓名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