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5.18《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5.18《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9 17: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5008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课型:展示+讨论+检测
主讲人: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课文学习,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十分奇妙的,大自然也是有语言的,你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吗?这篇课文将要告诉我们八种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生字认读
雁(

庐(

鉴(

筝(

2.多音字


新词释义
视而不见:尽管在看,却没看见或装着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斗转星移:
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妙不可言:
妙:美妙,巧妙;言:说。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三、拓展字词练习
1.选字填空


(1)我家的屋檐下有个(

)子窝,里面新增的几只小雏鸟,可爱极了。
(2)秋风一起,大(

)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伍向南飞了。
2.词义辨析
鉴别:
着重在仔细审察,判断真假好坏,用作书面语。
识别:
着重在认识标志或特点。
3.从课本P41面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进行造句
四、深入探究
1.本文告诉了我们哪几个大自然的语言?请连线
白云飘得高
有雨
蚂蚁搬家
秋天到
蝌蚪游泳
春天到
大雁南飞
天晴
大树年轮
曾是汪洋一片
大鱼鳞
有过寒冷的冰川
发现“三叶虫”化石
一年只长一圈
发现“漂砾”
一圈就是一岁
2.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只有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
不爱学习和粗心大意的人永远也读不懂大自然的语言
五、知识拓展
哥白尼:日心说
1.地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可想象。
3.太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只有月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环绕地球运行。
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牛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在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做的金冠并非纯金,工匠私吞了黄金,但又不能破坏王冠,而这顶金冠确又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这个问题难倒了国王和诸位大臣。经一大臣建议,国王请来阿基米德来检验皇冠。
最初阿基米德对这个问题无计可施。有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突然想到可以用测定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体积。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上就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意思是“找到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便来到了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密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不相同,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阿基米德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即广为人知的排水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富兰克林:揭开雷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现象的秘密,制作了避雷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在1749年到1751年间,富兰克林仔细观察和研究了雷、闪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云的形成,提出了云中的闪电和摩擦所产生的电性质相同的推测。1752年他在费城进行了震动世界的电风筝实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利用风筝将大气电收集到莱顿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使其充电,由此证明了他所提出的“闪电和静电的同一性”的设想。根据这一理论和他对尖端接地导体放电现象的发现,1750年提出了关于避雷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于1852年在法国马利大学得到应用。避雷针的发明不仅可以防止闪电所招致的严重危害,同时也破除了迷信,揭示了自然力的真实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