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窦娥冤》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9 17: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窦娥冤》
练习
基础知识
1.关汉卿,号 , 代戏曲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代表作品有 、 、 、 等。《窦娥冤》全名 ,共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的 和王实甫的 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2.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白”。其代表作是关汉卿的 ,马致远的 ,白朴的 ,郑光祖的 。
3.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 、 、 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 ,有的还加一个 ,剧本由 、 、 三部分组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 或 一人独唱至终。
4.正音
刽子手( )、亲眷( )、嗟怨( )、杳无音信( )、前合后偃( )、
尸骸( )、冤枉( )、荒阡( )、亢旱( )、鲍老儿( )、瀽( )、
5.课文出现 个曲牌,都属于 宫调。
6、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关汉卿)、《汉宫秋》( )、《 》(白朴)、《赵氏孤儿》( )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拜月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王实甫)、《墙头马上》( )、《 》(郑光祖)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8、说出下列元杂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的意义
行动些:
没来由:
不提防:
只合:
哥哥行:
则落的:
也么哥:
行动些:走快些。 没来由:没缘由,无缘无故。 不提防:没想到。 只合:只应该。
哥哥行:哥哥那边。 则落的:只落得。也么哥:句尾助词,无实在意义。
9、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盗跖(zhí) 嗟怨(jiē)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 衔冤(xián) 湛湛青天(zhàn)
C.错勘(kān) 亢旱(kàng) 苌弘化碧(cháng)
D.埋怨(mái) 尸骸(hái) 哥哥行(háng)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
则是看你死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
B.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
你道是暑气暄(温暖)
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
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
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
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抵御旱灾)
12、下列人物和典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D )
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 六月飞霜 亢旱三年
A 杜宇 苌弘 窦娥 东海孝妇
B 邹衍 苌弘 杜宇 于定国
C 杜宇 窦娥 邹衍 于定国
D 杜宇 苌弘 邹衍 东海孝妇
13、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B.科,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C.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均是曲牌名。
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杂剧都只能是四折。
14、对元杂剧四大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关汉卿的主要作品除了《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作品外,还有著名的《桃花扇》。
B.《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他的《天净沙·秋思》也是元曲中的小令珍品。
C.郑光祖的代表作品是《倩女离魂》。
D.《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
15、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C )
A.东海孝妇的誓愿出自于《汉书·于定国传》。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二、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2、.“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

3、《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采用了兴的手法。

4、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5、《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
(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6、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能力提升
【一】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有日月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滚绣球]是( )
A词牌 B宫调 C曲目 D曲牌
2.解释文中加点词
A合 B糊突 C错勘 D怎生
3.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1.D 2.a、合:应该 b、糊突:混淆 C、错勘:错误地判断 d、怎生:怎么 3.D
【二】《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古》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本在第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责和否定。总之,相比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这些,正是《古》本的不足之处。
【三】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戏剧本身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剧作家在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中,除了精心构思戏剧的矛盾冲突外,还要匠心独运地安排曲牌、唱词、说白,以便创造条件,让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出。
【四】关汉卿 [ 南宫·一枝花 ] 不伏老
[ 尾 ] 我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圈,会插秧,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从这"自叙"中,可以看出关汉卿是怎样一个人
熟悉当时市井的多种技艺,性格坚强,追究人性的解放。
[ 尾 ] 我是个蒸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圈,会插秧,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从这"自叙"中,可以看出关汉卿是怎样一个人
熟悉当时市井的多种技艺,性格坚强,追究人性的解放。
【五】阅读下面元曲 [ 双调·殿前欢 ] 两首,完成两题。
失题 贯云石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
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次酸斋韵 张可久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1、对这两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就渊明归去来",是用陶潜《归去来辞》的典故,意思说自己脱离官场,回归自然。
B.
"欠伊周济世才",意思是说自己没有伊尹、周公那样的匡时济世的才干。
C.
"犯刘阮贪杯戒"是作者以刘伶、阮籍自比。
D.
"还李杜吟诗债"中的"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2、关于这两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与"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相应和,
都表达了二人由于久居樊笼,不觉之中将山林鸥鹤这些自然景物渐渐淡忘的叹惋之情。
B.
"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与"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也都表达了他们复返自然后的畅快适意。
C. 这两首曲都表现出作者在仕途上不得志后的无奈情怀。
D. 《失题》风格旷达飘逸、豪放淋漓,《次酸斋韵》则于豪迈放旷之中流露出凄清悲凉。
1、( B )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