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扁的沙子
学案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短文。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见第一课时步骤一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前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交流点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突破重点
1.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为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因为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斯石英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2.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交流点拨】生甲:我赞成“火山说”。倘若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就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生乙:我赞成“撞击说”。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生丙:我也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因为斯石英只在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的存在。
【教师小结】恐龙灭绝的原因究竟是“撞击说”还是“火山说”,科学家们也在争论不休,并且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研究。我们在学习时也应有这种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交流点拨】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步骤四 比较阅读 深层探究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交流点拨】(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3)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的;而《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的角度来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的。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
通过今天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那场灾难。
故事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嬉戏,觅食。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恐龙们惊慌失措,争相逃命。可撞击激起的灰尘布满了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大量恐龙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仍免不了被冻死、饿死的厄运。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