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
第一次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②萎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③ ▲ ,单于夜遁逃。( ▲
《塞下曲》)
④ ▲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
▲
》)
⑥ ▲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⑦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司马迁《陈涉世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①qiè(
)意
②shè(
)级
③分道扬biāo(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娇娆的身子。
B.每天坚持慢跑十分钟,可以有效缓解因紧张学习而产生的神志恍惚的症状,能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备战中考。
C.冬天悄悄的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D.一些沿海城市飞速发展,景象日新月异,和内地相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要:同“邀”邀请
B.
咸:都
C.
绝境:
没有出路的境地
D.
乃:竟然
二、阅读与赏析(共41分)
(一)(10)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释】讲钧礼:行平等之礼,意即免除了尊贵上下之礼。钧,通“均”。
5.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固以怪之矣
B.祭以尉首
C.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①辍箸叹曰
▲
②老人延入坐
▲
③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
④岂独一芋哉
▲
8.翻译(2分)
老人知道者!
答:
▲
(二)(4分)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9.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
▲
的特点(2分)
(2)最后一句诗“溪鸟山花共我闲”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
(三)(7分)
学会赏识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有删改)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
11.简要分析说明第②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
12.说说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
(四)(20分)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从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
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装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⑾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
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⑿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13.说说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有着怎样的微妙而复杂的关系。(2分)
答:
▲
14.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答:
▲
15.第⑨段画线处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
16.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
17.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4分)
答:
▲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一位著名的运动员曾经说过,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临低谷,那就让人生最昏沉的时刻,变作永存的精神遗产。
请以“修炼‘挫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
第一次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9)
1.(10分)①宵眠抱玉鞍
②正是河豚欲上时
③月黑雁飞高
卢纶
④笛中闻折柳
⑤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⑥竹外桃花三两枝
⑦落英缤纷
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条横线1分)
2.(3分)①惬
②拾
③镳
3.(3分)D
4.(3分)C
二、阅读与赏析(共41分)
(一)(10分)
5.
(2分)C
6.
(2分)A
7.(4分)①停止
②请,邀请
③原先,从前
④难道
8.
(2分)
“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
(二)(4分)
9.(4分)(1)(2分)
蜿蜒曲折(弯曲)、高。(2分,每空1分)
(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恬静、闲适自得之情(1分)。
(三)(7分)
10.(2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或
我们要学会赏识)
(2分)。(如果答“学会赏识”,只给1分)
12.(3分)第②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即从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的磊落和才智凸显的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必要性(1分)。然后又从社会层面(反面),即从没有赏识会给自我、内心、他人、社会带来的不利因素方面,进一步论证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重要性(1分)。(或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分)。)最后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13.(2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道理论证(1分)。作
用:通过列举李白、苏轼、杜甫、屈原、诸葛亮、毛遂,陈胜等的事例,以及引用他们的言论,从多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自己(1分)。
(四)(20分)
13.(2分)海子爷和老雪狼是曾经的冤家(1分) ,最后是生死相依的伙伴关系(1分)。
14.(5分)这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1分),补充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了老雪狼的故事(1分),体现了海子爷的恻隐之心(1分);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为什么要“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以及老雪狼蹲在不远处的原因(1分)。同时,为下文老雪狼救海子爷做了铺垫(1分)。
15.(4分)句话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的样子(1分),体现出老雪狼报答海子爷的决心(1分)。
16.(6分)海子爷是一个倔强(1分)、有恻隐之心(1分)、坚守故乡的人(1分)。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土地,能看出他的倔强(1分)。他在多年前放掉了老雪狼,并时常拿鱼给它吃,时刻惦记它的生存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海子爷有恻隐之心(1分)。从“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看出他对故乡的坚守(1分)。
17.(3分)海子爷与老雪狼的冰雕中让我们看到了狼的知恩图报(1分),明白了善待生灵就是善待我们自己(1分)。在纯净的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界,人和动物可以亲密的相处,与狼共舞并不是神话(1分)。从敌人到朋友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宽容去面对,什么事都可以办到(1分)。(写到3点即可。)
三、表达与交流(40)
18.(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为32分)
等次说明项目
一类40~36
二类35~32
三类31~28
四类27~24
五类23分以下
内
容50%
主题鲜明感情真挚内容新颖
主题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具体
主题基本明确感情基本真实内容比较具体
主题不够明确感情不够真实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
表
达50%
语言流畅表现力强
语言通顺条理清晰偶有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条理较清楚有少量语病
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层次不清
文理不通
书
写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体美观,酌情加1—3分。加3分者,须全卷无涂改。
评分注意事项:
(1)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有每两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重复不累计。
(3)偶有语病指有个别句子有语病;有少量语病指有2—3个句子有语病。
(4)内容和表达可分开考虑。但内容评为五类的,表达不得在三类以上打分。
(5)严重抄袭的文章(指有证据可以证实的)在10分以下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