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9 22: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先 学 先 知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1953年,斯大林逝世。勃列日涅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  )
(2)赫鲁晓夫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3)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 × 回 味 课 本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改革的结果如何?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简述苏联解体的过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立国家联体”,苏联解体。 要 点 探 究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原因 情境探究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在1985—1990年期间实施的经济改革缺乏深思熟虑……带来了通货膨胀、消费品市场的崩溃和国家金融系统的瘫痪,加剧了国内矛盾,加速了当时苏联国家的离心进程,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材料二 俄罗斯的一些著名研究人员认为,苏联一直贯彻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道路,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存在着一定弊端,其中最明显的便是阻碍了科技进步,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致使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并因长期的效率下降而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苏联国家全面解体。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探究一 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给苏联社会的经济、政治带来了哪些不良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提示] 经济上: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上:由一党制变为了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探究二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包括哪两个重要方面。[提示]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戈尔巴乔夫实施的改革。要点归纳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原因
(1)制度性因素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林体制或模式为表现形式的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其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已陷入全面危机,改革成了一场制度更替的革命。
(2)少数民族与知识分子对解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3)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集团的路线错误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4)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
(5)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及苏联东欧的互动性影响对苏联解体起着十分重要的外部促进作用。综合运用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新圣母公墓里赫鲁晓夫
的墓地,墓碑由黑白各三块大理石相互
交叉构成,寓意其功过参半。
材料二 美国《纽约时报》在2011年3月6日刊发《如何失去一个国家》的评论文章,把戈尔巴乔夫称为“最伟大的失败者”。文章解释说,光从失去的东西之多——整个苏联和东欧卫星国,以及失去的方式之烈——数月的动荡改变了半个多世纪都不能改变的东西来看,戈尔巴乔夫就配得上这样的“称号”。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材料三 20世纪的历史经验,并不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灭亡,但的确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改革。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通行的社会主义模式并不是唯一可能的模式,随着世纪的更替,新的模式正在促成社会主义的更生。
——历史学家胡绳
(1)请你结合史实和碑意,简要写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功过。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材料中称戈尔巴乔夫为“最伟大的失败者”。
(3)结合材料三,说说苏联解体说明了什么。材料中“20世纪大部分时间通行的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你认为“20世纪的历史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思路点拨】 此题为一道材料分析题,主要借助图文材料来考查苏联的改革。第(1)问借助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便可做出功与过的评价。第(2)问结合教材中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结果可说明他为“最伟大的失败者”。第(3)问借助材料及苏联解体启示便可成功作答。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答案要点】 (1)功:前期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过:改革不切实际,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作风急躁,导致改革朝令夕改;一味否定斯大林,造成人们思想混乱。(2)因为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使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趋势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苏联解体了,但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走向尽头。斯大林模式。在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改革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改革中要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课 堂 小 结思维整合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歌谣巧记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氏高举改革旗,改革政治和经济。
斯大林模式受冲击,各种矛盾因之激。
1985戈上台,经政改革搞起来。
政治体制变化大,国家权力分散啦。
“八一九事件”催化剂,苏联不幸终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