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先 学 先 知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判断正误。
(1)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为抗议日本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 )× × 回 味 课 本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课文介绍了20世纪欧美文学哪些名著?《美国的悲剧》《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待戈多》《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2)《格尔尼卡》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描绘了纳粹德国空军在1937年4月26日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后的惨状。要 点 探 究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探究点 《格尔尼卡》创作背景及经历 情境探究探究一 写出作品的名称、作者及作品创作的现实背景。[提示] 《格尔尼卡》;毕加索;1937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探究二 作者想要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什么思想?[提示] 痛斥法西斯暴行。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探究三 就作品中最触动你的某个片断画面,谈谈你的感爱。[提示] 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被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地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感受略。要点归纳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经历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余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综合运用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剧中的主人公克莱德欲望强烈,而又资质可怜。他并非天生是个恶人,他从追求物质享受到追求女性;从渴望得到伯父的提拔到企图走进上流社会;从自私自利到走上杀人道路。造成悲剧的不光是犯罪的本身,主要应该归咎于美国社会。冷酷的现实造就了克莱德的自私和卑鄙,社会的悲剧酿成了个人的悲剧,谋杀把他的悲剧推到了顶峰。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材料二 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通过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生的历程,人世的辛悲、友谊与爱情、民族的伟大与偏颇,文学历史与社会的剖析与解释,无一不在作品中描写的入木三分。
材料三 有人认为,本剧的寓意,大概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所处的尴尬处境。以它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后来逐渐被西方文学界所接受,它的影响也从法国蔓延到欧美各国。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材料一介绍的主人公反映在哪部作品中?作者是谁?从故事情节上看,作者写这部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介绍的名著作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从他身上你能学到哪些可贵的东西?
(3)材料三中的“本剧”指的是哪一部戏剧作品?作者是谁?
(4)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品中主人公的遭遇中,你有感想?[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链接教材可回答第(1)(2)(3)问,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答案要点] (1)《美国的悲剧》。德莱塞;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2)罗曼·罗兰。法国。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等。(言之有理即可)(3)《等待戈多》。贝克特。(4)从克莱德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为挫折所打倒,不断拼搏、不懈追求;弘扬人类进步潮流,倡导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等。课 堂 小 结思维整合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歌谣巧记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文学美术作品多,精神内涵真鲜活。
美国作家德莱塞,批判悲剧式生活。
《约翰·克利斯朵夫》,怀才不遇终受挫。
荒诞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意深刻。
苏联《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匡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