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4单元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4单元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9 22:33:30

文档简介

15.选举风波
学习目标
1.培养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学会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
价值观。
学法指导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进一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尤其是能在默读时抓住重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中的感人的情感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馥郁表现力的语言。
自主学习
(一)作家作品简介
1.简介作者
秦文君,女,
代著名的
作家。上海人,1981 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 400 余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孤女俱乐部》和《十六岁少女》新作有《一个女孩的心灵史》以及长篇小说《天棠街 3 号》。
(二)字词积累
1.掌握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请学生朗读,教师及其他学生纠正;最后齐读)
发酵(

推荐(


吆(
)喝

招徕(

抖搂(

贿赂(

严谨(

忌讳(

气氛(

心有余悸(

巾帼(

舆论(

耿耿于怀(

内疚(

噩梦(

譬如(

泰然处之(

请柬(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面目全非:
不言而喻:
富丽堂皇:
首当其冲:
心有余悸:
略胜一筹:
无精打采:
千丝万缕:
耿耿于怀:
茅塞顿开:
泰然处之:
慷慨激昂:
眉飞色舞:
自告奋勇:
贿赂:
忌讳:
惠顾:
巾帼:
合作探究
探究一:初读课文
1、请部分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提示:可按照“选举前——噪音事件——同学受伤——庆祝会”的线索来讲述。 )
2.这篇小说是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的。故事按发展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课文已采用隔行的办法将四个阶段分开,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所写事件。
合作探究 二:析读课文
(一)、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文章主旨。 分组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将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或自愿组合分组,讨论下列问题。讨论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1.在这个事件中贾里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折?(结合上面线索的四个环节来概括事件)
2.分析句子,归纳贾里的性格特点(抓关键词、形容词、动词、修饰词分析)
3.你怎么理解“贾里有些难过,也许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这一句话?生
活里你有同感吗?(交流感受,体会人生)
4.
贾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收获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3.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你的收获是什么?

15.选举风波
自主学习

儿童文学
(二)、字词积累
1.掌握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
(请学生朗读,教师及其他学生纠正;最后齐读)
(jiào)
(jiàn)
(yāo)
(lái)
(dǒu
sǒu)
(huì
lù)(jǐn)


huì)
(fēn)
(jì)
(guó)

(yú)
(gěng)
(jiù)
(è)
(pì)
(chǔ)
(jiǎn)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面目全非: 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富丽堂皇:豪华美丽,有气派。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到灾难或遭受压力。
文中是受影响最大的意思。
心有余悸:危险虽然过去,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强一点。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千丝万缕: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耿耿于怀:某件事(多为憾事)存在心头,不能忘怀。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明白。
泰然处之:形容遇事镇定,毫不慌张。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眉飞色舞:形容非常高兴或得意的神态。
滚瓜烂熟:形容念书、背诵非常纯熟。
自告奋勇:自动要求承担某项艰巨的工作或任务
招徕:招揽,招引(顾客)。
贿赂:用财物买通别人。
忌讳: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惠顾:敬辞,光临。
巾帼: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女子。
探究一
1.(提示:可按照“选举前——噪音事件——同学受伤——庆祝会”的线索来讲述。 )
轻率投票 危难见人心 好事多磨 笑对困难
2.第一阶段:主要事件是选举学生会干部,由于同学们以侯选人不熟悉,把这个任务交给班委会。
第二阶段:主要事件是墙外的噪音使同学们无法安心上课,关健时刻鲁艳青挺身而出,呼吁尽快搬走售货铺,最终将此事办成。
第三阶段:主要事件是林武翔被砸伤,贾里等人一下子由英雄变成了受人指责的“罪魁祸首”。
第四阶段:是故事的结尾。贾里得到爸爸的鼓励,终于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大家的资助下,林武翔康复了,班上还开了庆祝会。
探究 二
1.参考:先是为了一块巧克力不选鲁艳青当学生会主席,后在她的协助下解决了学校外店铺的噪音干扰问题大出风头,但因班上一位同学被拆迁的店铺砖头砸中受伤又备受非议,最后又提议为其捐款使问题圆满解决。
2.(一)选举干部(单纯、富有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感) (二)噪音事件(责任感、年轻气盛、急躁留恋) (三)同学受伤 ( 关心同学、明辨事非、幼稚脆弱) (四)庆祝会 (坚强勇敢)
参考:男生贾里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典型的中学生形象,他自信而不自傲,他坚强而又独立,幽默而又诚挚,聪颖机智,热情侠义
3.参考:
因为在选举而引起的几件事情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认识到事情并不是事事都如自己 原先想象中的那样顺利、明朗的,每个事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和结果, 其间充满酸甜苦辣,有喜有忧有愁有苦……所以他认为真正的人生是多味的。
4.
提示: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中学生形象。他自信而不自傲,他坚强而又自立,幽默而诚挚,聪明机智、热情侠义。
一个聪明、活泼、热情的中学生,作为一名班干部,他非常负责任,墙外售货铺噪音干扰课堂,他是最积极想办法解决的人。他有正义感,看不惯鲁智胜为堂姐助选,他敢于批评只知出风头,不为学生办实事的学生会主席。他也敢于负责任,林武翔被砸后,他十分自责,还和鲁智胜自告奋勇去照顾林武翔的父母。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也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倡议为林武翔捐款。当然,他有时也急躁,爱感情用事,但有了这次的经历,他不是成熟了许多吗?
我的收获
1.各持己见,合理即可,体会生活真谛)
(进一步深问让学生明白:人生不总是晴空万里,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不管头顶的是怎样的天空,面临的是怎样的航程,我们都得勇敢地往前走。)
2.鲁艳青:有责任感,热心,有魅力,主人翁态度,不讲前嫌,乐于助人是当代中学生
中的优秀代表。
贾里:聪明、活泼、热情、负责任、正义感强。勇于面对困难,也有急躁、感情用事
过,但至此经历后,便成熟了许多。
鲁智胜:大大咧咧,好心肠,单纯处理方式欠妥,但林武翔被砖砸后,他着急且主动去
照顾她父母。
陈应达:有点自私,但勤奋好学。
女班委:爱逛街,喜欢潇洒的男篮队长。
3.承诺未完,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
欠人钱,如“欠了人的钱没有还”。
受人恩惠,如“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
得罪人,如“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不敢见面,如“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学法指导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作品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作品
施耐庵,
小说家,著有长篇白话小说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提辖(
)聒噪(

赊帐(

腌臜(

揸开(
)臊子(

眼棱(




迸出(
)实膘(

懦弱(

卖契(
)拭泪(

碟儿(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初读课文
1.阅读课文,概括复述故事情节
提示:复述这篇课文时,可抓住“(鲁提辖)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氏父女)――(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鲁提辖)打(镇关西)――(鲁提辖)走”这个思路,复述就能较顺利的进行。
2.找出故事发生地点的词语,据此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探究二:再读课文
1.按照故事情节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2.归纳小结
请同学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探究一:析读课文
细读课文10-20段,思考问题。
1.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
鲁达的要求
郑屠的反应
第二次消遣:
鲁达的要求
郑屠的反应

第三次消遣:
鲁达的要求
郑屠的反应
2.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的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打前骂
位置
打的结果
比喻(喻体)
描写角度
第一拳
第二拳
第三拳
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探究二
朗读16-18段,深入体会鲁提辖的气势。
1.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提辖什么性格?

2..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3.“我会背”
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探究三:拓展训练
金氏父女的遭遇令人同情,幸运的是他们遇上了爱打抱不平的鲁提辖。如果没有遇上鲁达,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金氏父女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我的收获
学习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鲁达生活在封建时代,他对横行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的郑屠可以“挥拳痛打”。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看待他的行为?我们是否可以向他学习,以拳头来解决问题?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自主学习
1.元末明初,《水浒传》。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xiá
)(
guō
zào
)(
shē
Zhàng
)(
ā·

)(
zhā


sào
)(
léng
)(
zhàn
)(
bèng
)(
biāo


nuò
)(

)(
shì
)(
dié

第一课时
探究一
1.概括复述故事情节
提示:复述这篇课文时,可抓住“(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辖)问(金氏父女)――(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鲁提辖)打(镇关西)――(鲁提辖)走”这个思路,复述就能较顺利的进行。
2.(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探究二
1.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暴 伸张正义
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侠义
豪爽
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
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
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
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2.归纳小结
粗鲁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除暴安良
伸张正义
第二课时
探究一
细读课文10-20段,思考问题。
1.
第一次消遣:
鲁达的要求
十斤精肉,切做臊子,咄咄逼人。
郑屠的反应
唯唯诺诺
第二次消遣:
鲁达的要求
十斤肥肉,切做臊子,睁眼。
郑屠的反应
提出疑问

第三次消遣:
鲁达的要求
十斤软骨,剁做臊子,胸有成竹。
郑屠的反应
怒气冲天
2.
打前骂
位置
打的结果
比喻(喻体)
描写角度
第一拳
狗一般的人
鼻子
鲜血迸流
油酱铺
味觉
第二拳
直娘贼
眼眶眉梢
眼棱缝裂
彩帛铺
视觉
第三拳
破落户
太阳穴
只有出气,没了入气
水陆道场
听觉
探究二
1.
第一次:看到鲁达坐在肉案边,店小二不敢过来……望着。
第二次:看到鲁达消遣郑屠,店小二哪里敢过来。
第三次:看到鲁达激怒郑屠,店小二惊得呆了。
(二)、 1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
放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2.
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拓展训练

我的收获
略16.山米与白鹤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分析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
3.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感受爱,表达爱,让学生能满怀爱心的去处理与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
学法指导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通过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解读文本、拓展文本,在解读中,不断提示学生如何圈点、批注,以这个设想为基础,让学生感悟小说丰富内涵的方法。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是
国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文学作家
。生于北卡罗来纳。主要作品有儿童小说《午夜的狐狸》(1968年)、《天鹅的夏天》(1970年,获1971年纽伯利奖)、《山米与白鹤》(1972年)、《宾戈 布朗的难题》(1988年)等。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瞥(

尴尬(
)
气喘吁吁(
)
诡计
(
) 
栖息(
)
诅咒(
)
倔强(
)  
浩瀚(

咄咄逼人(
)
乳酪(
)
掺和(
)
阿庾(
) 
汤匙(
)
屏住(
)
豢养(
)
滑稽
(
)
2、解释词语
瞥:
尴尬:
老态龙钟:
了如指掌:
漫不经心:
风范:风度。
鬼使神差:
诅咒:
倔强:
咄咄逼人:
阿谀:
无动于衷:
豢养:
3、选词填空
老态龙钟
无动于衷
了如指掌
鬼使神差
阿谀奉承
李爷爷虽然外表一副(
)的样子,但内心却如明镜一般。他是小区义务的治安联防员,对小区内的情况(
)。不仅如此,他每天还坚持为大家打扫楼道,可遗憾的是,个别居民对此居然(
),依旧果皮纸屑乱扔乱放。
合作探究
探究一:朗读课文,
1.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给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各拟一个小标题。

探究二:析读课文
再读课文、把握情感的转变,分析人物性格
1.山米的行为和情感前后有什么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概括。
行为变化:→


对外祖父情感变化:
→接近→

通过分析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山米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归纳一下山米的性格特点?

3.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什么使山米情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4.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探究三:品味语言
在文中找出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其作用。
提示:心理描写是小说中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通过心理描写,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问题三:揣摩下面三个语段所蕴含的哲理。
A、 外祖父对山米说:“那些跟他在一起的鸟,每一只都比他所认识的人还要真实,他甚至无法区分自己的孩子,却可以从一千只鸟中,找出他的山鸟和金丝雀。”
B、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了。人类接连不断地发掘了一些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这些星球上都没有生物。只有当人领悟到浩瀚宇宙中,除地球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任何生物的时候,才会知道生命的可贵。
C、 在前一天早上你还恨着一个人,而第二天早上,你却发觉你已经深深爱上那个人。
我的收获
学了此文,谈谈你有过爱小动物的经历吗 说说自己的感受。
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16.山米与白鹤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贝特西 贝尔斯

1、给加点字注音
(piē)
(ɡān ɡà)
(xū)
(guǐ) 
(qī)
(zǔ)
(jué jiànɡ)  (hàn)
(duō)
(lào) 
(chān)
(yú) 
(chí)
(bǐng)
(huàn)
(jī)
2、解释词语
瞥:很快地看一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的样子。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对事情不在意。漫,随便。
风范:风度。
鬼使神差:鬼神在暗中指使,比喻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一到的事。
诅咒:咒骂。
倔强:刚强不屈。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衷,内心。
豢养:喂养。
3.、选词填空

探究一
1.
由于父母要去底特律找工作,山米随父母来到俄亥俄州,被寄留在外祖父家。父母发现父母离开后,负气“出逃”,厌恶外祖父,但外祖父紧追不舍,山米甩不掉外祖父。途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鹤,山米只好随外祖父“捉鹤”,山米随外祖父回到家中,在祖父的感染下,协助外祖父“喂鹤”。
2.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但还是没有把那老头儿甩掉”;
第二部分从“山米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到“但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能立刻认出它来”;
第三部分从“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回到了那幢破败的房子”到课文结束。
小标题:出逃—捉鹤-喂鹤
探究二
1.行为变化:→
出逃(拒绝、对立)

捕鹤(报复、怨恨渐消)→喂鹤
老师归纳:山米并不在意白鹤的死活,甚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盼望它死掉,还用石头砸它,遭到外祖父的怒斥。后来逐渐缓和了与外祖父的对立情绪,帮助外祖父抓到了鹤。返回途中,外祖父细述养鸟的感受,引起了山米的共鸣。这是山米情感发生变化的开始。他开始理解外祖父,也开始喜欢起白鹤来,将受伤的白鹤带回家后,外祖父精心地照顾它,向山米讲述生命的可贵,使山米的思想受到触动,开始理解外祖父并真正喜欢和关心起白鹤来。第二天,他和外祖父一起帮助白鹤捕食,在这期间,他更加理解外祖父,渴望能得到外祖父的谅解,他深深地爱上了外祖父。至此,山米的人生完成了一次飞跃。
对外祖父情感变化:
厌恶
→接近→
理解
→爱
2. 山米:倔强、任性、天真、善良

3.是外祖父对白鹤的爱,对动物的爱感化了山米,使山米懂得了如何去爱
4.外祖父:对生命抱有真挚的爱,倔强、正直
探究三:品味语言
提示:
A、在外祖父眼里,鸟不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种动物,更是朋友,鸟和人是生命的不同形态,在这个意义上鸟与人是平等的,爱可以使人与动物成为很好的朋友,建立真挚的情感。
B、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生命,它们同样是大自然的儿女,我们应该尊重这些生命,同它们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是美好的,如果人类任意伤害生命,毁坏自然,人类最终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C、爱可拉近人与动物、人与人的距离,是外祖父对动物的爱感化了山米、也使他赢得了山米的理解和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的收获
略14.范进中举
学习目标
1.感受并积累词语
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学法指导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评价,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吴敬梓,
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
安徽全椒人,代表作
。吴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敬梓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敬梓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敬梓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敬梓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作品简介
关于《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阶层。《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
主义
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以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没有一个主干,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但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即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背景链接

本篇节选自《儒林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是一个广东的老童生,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20多次,可谓屡试屡败,但他屡败屡试,终于在54岁那年得到学官周进的赏识,考中了秀才,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写文章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3.朗读课文,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解(
)元
作揖(
)
兀(
)自
带挈(
)
绾(
)了

(
)公
细丝锭(
)子
醉醺醺(
)
腆(
)着肚子
啐(
)在脸上
星宿(
)
4.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
倒运:
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
商酌: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初读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
《范进中举》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探究二:再读课文
1.第1-2段内容,说说中举前的家境如何,他的社会地位如何?
2.第3-12段内容,说说中举后范进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第二课时
探究一:析读课文
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3.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二:品读课文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
剧还是悲剧?
2..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我的收获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
你怎么看封建社会的科举?你又怎么看现在的高考?两者有区别吗?
14.范进中举
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文木老人,《儒林外史》。
3.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jiè
)
(yī)
(wù)
(qiè)
(wǎn)
(xiàng)
(dìng)
(xūn)
(tiǎn)
(cuì)

(xiù)
4.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商酌:商量斟酌。
探究一
1.《范进中举》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1)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①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②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2)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①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②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③第三层(11~结束):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探究二
1.明确:每日小菜饭
不知猪油味
饿了两三天
两眼看不见
乡试无盘费
现世宝
癞虾蟆
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
2.明确:拿蛋送酒的
背米捉鸡的
搬桌拿椅的
称兄连谊的
送银赠房的
才学高
品貌好
天上星宿
贤婿老爷
第二课时
探究一
1.明确: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第二层写疯跑。
第三层写跌倒。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
2.
明确: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
明晚: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自私虚伪,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可见他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
探究二
1.
明确: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2.明确:
讽刺。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
(1)对比:
(2)夸张:
(3)细节描写直接写实: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