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小步舞曲(钢琴)
姓名
学校
第8册
第2单元第
1
课
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
聆听《小步舞曲》(钢琴)
课型
欣赏课
教材分析
小步舞原是起源于法国勃列坦省的一种三拍子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舞蹈。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法国皇帝路易十六的提倡,小步舞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很流行,不久,又流传到欧洲其它各国,并形成了中庸速度和庄严、典雅的风格。这首《小步舞曲》相传是德国作曲家巴赫为孩子们写的短小简易的钢琴曲,虽然简单,但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这首《小步舞曲》,单二部曲式,
G大调,3/4拍。速度是一分钟六十六拍的小快板。它的A段旋律是以音阶为基础,练习目的是把握重音和八分音符的正确时值,在伴奏上,前六小节用持续音,后面用简单的对位手法。B段风格和A段相近,开始,提高了一个八度音,情绪显得比A段明朗,力度也强一些。三小节之后转成D大调,仅仅一个乐句之后,它又转回到G大调。第一主题轻快活泼,典雅华丽,其后是建立在这一主题上的几个变奏形式。全曲结构简单,始终给听众一种清新的感觉。
学情分析
这首《小步舞曲》结构简单旋律流畅,在四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欣赏曲目中,它显得短小而精致。不少学过钢琴的学生曾经弹奏过它,因此学生很容易记住它并接受它的经典地位。从聆听古典的古钢琴演奏到流行音乐的吟唱,也容易引起“经典乐曲经久不衰”的共鸣。其次,四年级的学生也已有了多次编词唱主题的经验,《小步舞曲》A段音乐的编创难度不大,可以尝试边创编边熟悉记忆主题。第三,四年级的学生对表演舞蹈有本能的羞涩感,但是对节奏感强的小肌肉动作并不排斥,相对A段的唱,B段的“手指舞”更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知不觉地记住B段。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听赏《小步舞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多首改编自《小步舞曲》的流行歌曲,使学生感受到世界名曲跨越国度、跨越时间的不朽魅力,引导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2、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参与和感受音乐,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3、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引导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律动参与、听辩游戏、编配歌词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2、从学习经典音乐《小步舞曲》入手,使学生感受到世界名曲跨越国度、跨越时间的不朽魅力,从而为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看待通俗歌曲提供感性经验,提高音乐鉴赏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关键问题设计与解决
关键问题:1、经典旋律的记忆与表现。2、感受到世界名曲跨越国度、跨越时间的不朽魅力。解决策略:1、多次聆听,整体感知。第一次完整聆听乐曲,学生说出对乐曲的总体感受,
第二次完整聆听乐曲,学生用动作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第三次完整聆听乐曲,听出段落,用两种不同的动作来表演A、B段。2、编词唱曲,加深记忆。古钢琴演奏的A段旋律优雅流畅,充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典魅力,学生被吸引了,跟着钢琴哼唱起了旋律,但由于识谱能力有差异,对旋律的识记速度较慢。加入歌词的《小步舞曲》显得那么熟悉自然,从高雅古典的陌生远处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变得亲切生动起来。学生们唱着欢乐的小步歌,就像是参加欢乐的聚会。3、“手指舞”起,动静交替。B段在音区上提高了一个八度,情绪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高涨、明朗,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因为《小步舞曲》是一首舞曲,更适合用舞蹈来表现,但舞步一时难以掌握,在手掌上跳“手指舞”是不错的选择。当学生先掌握“手指舞”再站起来跳舞步,事半功倍。听辨主题,反馈延伸欣赏改编自《小步舞曲》的两首通俗歌曲《一千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愿望》和《豪杰春香》插曲。请学生听到有《小步舞曲》旋律的时候,举手示意并一起讨论三者在音乐要素上的异同,如:情绪、速度、节拍、旋律,感受经典音乐的百年不衰的魅力。
音乐资料链接
古钢琴演奏音乐《小步舞曲》mp3.港台流行组合4
in
Love《一千零一个愿望》mv.3、Ash[韩]《a
lover‘s
concerto(《豪杰春香》插曲)》mv.
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意图
一、引题师:“我们班有谁会弹钢琴吗?”1、一至二位同学即兴弹奏钢琴。师:“今天,老师也要给同学们演奏一段钢琴曲,你们听听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2、老师现场弹奏钢琴曲《小步舞曲》。3、学生讨论,回答钢琴曲名称。二、初步聆听《小步舞曲》师:“对了,这就是巴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300多年前流行于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的一种舞蹈的乐曲,它舞蹈的步子较小,所以得名小步舞曲。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来听这首闻名中外的《小步舞曲》,听后,告诉我你们的感受。完整聆听乐曲———第一次学生说出对乐曲的总体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总结(这是一首3/4拍的曲子,速度从容、节奏平稳、旋律流畅而富于表情,风格上轻快活泼、典雅华丽,表现了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2、再次聆听乐曲———第二次师要求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听出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3、再次聆听乐曲———第三次师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动作来表演A、B两部分音乐。三、分段欣赏《小步舞曲》(一)唱A段师:“因为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是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改编成歌曲来演唱。2、学唱《小步舞曲》(1)唱旋律(2)朗读歌词(3)跟琴歌唱(二)跳B段师:“刚才我们唱了舞曲的第一段,现在让我们来听第二段,它在情绪、音高上有什么变化?”听B段师总结:“提高了一个八度,情绪比较高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朗,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因为《小步舞曲》更是一首舞曲,更适合用舞蹈来表现,就让我们跟着B段音乐跳起来吧。”2、师示范用手指在手掌上跳小步舞3、生跟学“手指舞”,师指导重拍要突出4、站起来,跳一跳。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掌握舞步:邀请
你
—,邀请
我
—,大家
一起
来跳
舞
蹈
吧。感谢
你
—,感谢
他
—,小步
舞曲
跳得
真
愉
快。四、完整欣赏表演《小步舞曲》
唱A段+跳B段五、欣赏改编自《小步舞曲》的两首通俗歌曲1、港台流行组合“4
in
Love”演唱的《一千零一个愿望》mv.要求:听到有《小步舞曲》旋律的时候,举手示意并一起唱“啦”Ash[韩]《a
lover‘s
concerto(《豪杰春香》插曲)》mv.
要求:听辨出《a
lover‘s
concerto》和《小步舞曲》两者在音乐要素上的异同,如:情绪、速度、节拍等。总结延伸师引导学生回顾三首音乐,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经典音乐的不朽魅力。
★琴音为引★表演导入这首《小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舞曲》相传是德国作曲家巴赫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们写的钢琴练习曲,短小简易,不少琴童都曾演奏过它。我以孩童们熟悉的乐器——钢琴为引,领着孩子们走近经典,感受乐音之美。★多次聆听★整体感知这首《小步舞曲》为单二部曲式,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聆听用时较短,符合多次聆听的条件,因此以听为主,逐次提高聆听的要求,使学生的音乐听赏水平在老师的问题指引下,获得提高。★编词唱曲★加深记忆古钢琴演奏的A段旋律优雅流畅,虽明朗但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仍难,加入歌词的《小步舞曲》显得那么熟悉自然,从高雅古典的陌生远处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变得亲切生动起来。学生们唱着欢乐的小步歌,就像是参加欢乐的聚会。★“手指舞”起★动静交替《小步舞曲》是一首舞曲,更适合用舞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表现,但舞步一时难以掌握,在手掌上跳“手指舞”是不错的选择。当学生先掌握了“手指舞”,再站起来跳舞步,事半功倍。★听辨主题★反馈延伸作为流行音乐的《一千零一个愿望》和《a
lover‘s
concerto》在创作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借鉴了三百年前的经典音乐《小步舞曲》的精髓,或委婉、或缠绵地延续着经典的声响。在流行音乐中听出《小步舞曲》的旋律既是对孩子们记忆的考验,也是对经典音乐永恒生命力的诠释。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我埋下了一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暗两条教学线索,一明是通过各种参与音乐的手段,获得对古典音乐《小步舞曲》的认识和记忆。一暗是通过《一千零一个愿望》《a
lover‘s
concerto》和《小步舞曲》的对比,感受同一旋律在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背景中显露出的不同时代气息,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古典音乐并不枯燥,流行音乐也并非是凭空而来。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小步舞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认识和记忆这一任务完成的很好,填词唱A段,手指跳B段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欢快地唱和有趣地跳快速有效地让孩子们完成了这一任务。感受经典和流行的关系这一任务完成的还有不足,可能与孩子们的音乐储备量有关,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儿童歌曲还是主流,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经典音乐,涉入还很不足,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如果对象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会比较合适。最后,教师的讲述弥补了这一部分的感悟。在本课反馈中,我还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尤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男生)对小肌肉群的动作很感兴趣,稍有难度的更加喜欢。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四年级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更多地开发类似于声势、手指舞等小肌肉群动作,增加听赏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