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习题
1.已知丙酮通常是无色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5 ℃。要将水与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解析:因丙酮与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其与水的混合物静置后会分层,丙酮在上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答案:B
2.现有如下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这三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汽油不溶于氯化钠溶液;单质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答案:C
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解析:在除去Ca2+、Mg2+、SO及泥沙时一定注意加入的试剂是否会引入杂质离子、杂质离子如何除去等问题。本题采取逐个排除法,选出可以把杂质除净的答案。
Na2CO3一定要在BaCl2之后加入,以便除去过量的Ba2+。另外需注意,应将所有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后一次性过滤。按加入顺序,滤液中可能有过量的NaOH或Na2CO3,加入适量盐酸即可除去。
答案:CD
4.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解析: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A项中酒精与水互溶,故错误。根据萃取操作的要求与规范可知B、C、D项都正确。
答案:A
5.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馏法
B.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法
C.从溴水中分离出溴——萃取、分液法
D.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来——蒸发结晶法
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为均匀的液态混合物,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用蒸馏法可以把酒精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食盐水浑浊,说明食盐水里混有固体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混在食盐水里的固体物质,使液体由浑浊变澄清。溴水是溴和水形成的均匀液态混合物,可先用萃取剂(如CCl4)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液。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易溶于水,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用蒸发结晶浓缩冷却的方法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来。
答案:D
6.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者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__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方法。
(4)淡化海水,可采用________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方法。
解析:本题要求针对混合物性状不同,选择适宜的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1)属于液、固分离,适合用过滤法。
(2)利用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且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的性质,可以用有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3)采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
(4)采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将海水中的淡水蒸馏出来。
(5)加热碳酸钙会分解转化成氧化钙。
答案:(1)过滤 (2)萃取 (3)蒸发 (4)蒸馏 (5)加热分解
7.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蒸馏过程中,温度计要测量出蒸气的温度,不是要测量混合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未与支管口下端持平,此乃错误之一。②冷凝管中,水流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这样,可以保障冷凝管中始终充满水;若水流方向为上进下出,由于水的流速不均匀,及自来水中流出气泡等原因,则很难保障冷凝管中始终充满水;若热的冷凝管中断续进入冷水,则会造成冷凝管的破裂。故冷凝管中进出水方向颠倒是错误之二。(3)加热液体和液体的混合物,要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时剧烈跳动(即防暴沸)而发生危险。
答案:(1)①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太深 ②冷却水进出口反了
(2)蒸馏烧瓶 冷凝管
(3)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液体暴沸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3.能与本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分液,蒸馏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增强环保意识。药品不乱丢,洗涤液合理科学处理。
二:课前预习
1、初中化学学过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到哪些仪器?
3、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 水的 液体,密度比水 ,常用作溶剂。
4、蒸馏常用于分离 。蒸馏过程中,温度计的位置
是 ,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装置中各仪器的安装顺序的方向是从 到 ,从 到 。冷却水的流向是 口进, 口出。
三:课堂研讨
1. 什么样的混合物能够用过滤方法来分离?
2. 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结晶方法来分离?
3. 完成下列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溴水,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mL四氯化碳(CCl4),振荡,静置。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请写出实验现象、总结萃取的原理、实验仪器
4. 看课本P20观察与思考,思考下列问题:
①蒸馏的原理、实验仪器及注意点
②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例题】:现用CCl4从溶有碘的氯化钠溶液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混合溶液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夜;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⑴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AG EF。
⑵ 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⑶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⑷ 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 (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课堂小结:
备 注
四、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姓名:
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2.分离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时,适宜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进行分离的是 ( )
A.混有纯碱的CaCO3 B.碳粉和氧化铜粉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水和醋酸
3. 实验室蒸发氯化钠溶液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 ②放置酒精灯③停止加热并用余热蒸干 ④加热搅拌 ⑤放上蒸发皿并加入溶液。正确的操
作顺序为 ( )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②⑤④③ C.②③①④⑤ D. ②①⑤④③
4. 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 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 不溶于水,且比水更易溶解碘
C.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5.已知丙酮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沸点为550C,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6.写出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时所需分离方法或实验步骤的名称:
(1)泥沙与水 , (2)混入泥沙的食盐 ,
(3)汽油与水 , (4)水与乙醇 ,
(5)水和食盐 , (6)氯化钠和硝酸钾 ,
(7)氯化钠和豆油(用两种方法)
课外作业——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班级: 姓名: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 )
A. 过滤 B.分液 C.结晶 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 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 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 用四氯化碳萃取饱和溴水中的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5.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
(2)在粗盐经过溶解后的溶液中滴加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