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时期的世袭制;武王、周公的分封,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作用;理解和掌握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及影响;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归纳教材相关叙述和补充历史材料,按照“论从史出”的原则,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图表理解大宗、小宗的关系;运用史料,联系现实,探究宗法制的历史影响。
3.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体会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宗法制与今天“认祖归宗”的关系,体会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情景创设:
1.西周初年,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捧月遥的政治格局。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室衰微,诸侯国还再认真履行对王室的义务,开始挑战周王室的权威,春秋时期楚王问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阅读子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
(1)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主要是受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影响?
(2)结合教材,客观叙述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影响。
(3)如何正确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2.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到大陆时,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盛大祭祖仪式。连战说,人亲不如土亲,今天请允许我讲一句话:连家的列祖列宗,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连战表示,我们根同宗,血同源,命运相同。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如“认祖归宗”祭祖与修族谱等现象。
阅读子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
(1)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实行有哪些作用?如何理解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2)你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吗?尝试举例说明。
过程指导:
1.对于分封制的学习
(1)要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它是中国大河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2)准确理解分封制的内涵,分封制主要涉及作为西周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注意分封制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贵族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
(3)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一方面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另一方面诸侯权力过大,使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对于宗法制的学习
(1)利用知识树和知识结构的形式可以强化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对宗法制下各宗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可用下图进行教学。
(2)如何理解“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就周王室而言,周王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在卿大夫封地内,卿大夫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周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归纳小结: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了以宗法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运用比较法,分析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早期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周王)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诸侯等)
作用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