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同步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
3.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
我市汾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觅食、嬉戏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 )
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
B.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逃生能力
C.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5.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嫩江中所有的鱼
B.龙沙公园里的所有植物
C.一片草原
D.森林里所有的蘑菇
7.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
A.生产者与分解者
B.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
C.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8.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54
0.033
0.002
0.161
0.010
9.如图所示为东昌湖内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0.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图如下,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11.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12.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草→食虫鸟→鼠→青蛙
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
D.狐→兔→蜘蛛→草
13.
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
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1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太阳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5.1906年后,为了保护黑尾鹿,政府鼓励猎人大量捕杀凯巴森林的美洲狮和狼。如图所示,分析自1925年后,黑尾鹿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缺乏天敌制约
B.人类大量捕杀
C.自然灾害导致死亡
D.食物短缺
二、非选择题
16.右图所示表示两种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表示的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
(2)从分布范围来看,____表示的生物分布范围较广。
(3)从图中分析,可以说明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_,而且每一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
17.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_____,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_____。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________(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18.
通过微视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导学后,为测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请你和学习小组一起据图完成以下“进阶作业”:
(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它们能通过______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图中,兔与鼠之间有_______关系,鹰锋利的喙和爪有利于捕食,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分析,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3)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可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__________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19.
目前,我市已建成了多处湿地公园,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请回答:
(1)湿地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苇、绿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某同学欣赏了湿地公园中绿苇环抱、鸟语花香的美景后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使用价值。
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ACAD
6---10
CCDCC
11---15
AABCD
二、非选择题
16.
(1)
乙
(2)
甲
(3)
适应环境的能力
耐受范围
17.
(1)
海拔高度
(2)
b组
c组
(3)
平均值
(4)
D
18.
(1)
生产
光合
(2)
竞争
自然选择
(3)
细菌和真菌
分解
物质循环
(4)
植物→鼠→鹰(或植物→兔→鹰)
太阳能
19.
(1)
不能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
生产者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