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30 15: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韵味.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品味写景的句子。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与感悟作者的情感与人生态度。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年少时即博通经史,善于写文。其散文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解衣 藻 荇jiě zǎoxìng自由诵读 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再读课文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高兴的样子念无与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于中庭。 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想到,考虑 于是,就 到到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睡觉共同,一起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 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交错纵横的藻、荇,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原来是 形容水的澄澈交错纵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吗?
2、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所描绘的情景,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说说给你的感受。 你能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入户拟人比喻 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所描绘的情景,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 “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
“藻荇交横” 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样的景色会和作者的心情有关系吗?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空明的月光更是诗人的心境写照。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定会摆脱沉重的迁谪之感,忘怀个人的得失,而进入一个表里澄澈的透明世界。
把月下之景比成水中之景,以积水比月色,表现空明的特点,以藻荇比竹柏的影子,写月影的交横,非常新颖而又贴切。 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说说给你的感受。
运用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描绘出一幅皎洁、空灵的月夜图。(月光如水) 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从东坡笔下的这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境界中读懂他的情语吗?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月色入户——门庭冷落
念无与乐者——交游之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闲人:1、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即政治生活清闲之人。2、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1、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2、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但也透露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贬谪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通达乐观闲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你知道其他描写月亮的诗句吗?《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关于“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摘自朱自清《荷塘月色》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1.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2.抄写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