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课文文字浅显,文笔优美。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懂课文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注重学习的迁移,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写作上的特点及形式,指导学生仿写,给学生创作的平台,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教完本课我觉得完成较好的地方有:
1、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学生、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心灵上的碰撞。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把课堂留给学生。
2、这堂课充分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观看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将学生自然的带入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典雅等特点,如:用“苏醒”的拟人手法描写大地回春的样子,用“翩然归来”来写燕子,使活泼伶俐的小燕子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文其声如见其景。
不足及措施:
1、课堂上的朗读指导不够充分,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过于单一。应该设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边读边画,这样便于学生在多读中多感悟,课文内容才会融入学生的心中。
2、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不高,应加强平时的指导和训练。
3、课件中图片展示的时间过短,有如走马观花,没有给足学生欣赏的时间,体会自然不够深刻。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知不足,找原因,想措
施,才会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