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 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蜡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 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蜡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30 15: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蜡烛
【知识与考查目标】
学习的重点:
1.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挖掘作品主题。(教学重点)
2.分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3.赏读课文,探究本文“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教学难点)
一、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生于1915年11月28日,卒于1979年8月28日。1938年他在高尔基文学院毕业后投身文学创作。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新世界》月刊主编和《文学报》主编。西蒙诺夫的成名作是头一个剧本《我城一少年》,接着又创作了表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英雄主义精神的《俄罗斯人》。1943~1944年西蒙诺夫完成描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此外,卫国战争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歌。50年代后西蒙诺夫致力于表现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代表作为三部曲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的夏天》)。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中心思想:
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重点探究与思维方法】
1.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②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③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④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2.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①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②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③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分析老妇人的形象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问题研究
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5.本文特色
(1)
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
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
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
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拓展迁移]
勇气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开了门,她的目光善良而镇定。她的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旁,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伞兵。”他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喔,当然愿意!”他们很快的把伞兵藏在了壁橱中。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兵找来,不幸的是他们在壁橱里发现了那个美国人,把他从壁橱里拖出来。而那个仅仅收藏了伞兵的法国农民被当场枪毙在他自家的庭院里。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德国人为如何处置俘虏发生了争论,于是他们把他暂时推进一间棚屋。
伞兵从棚屋的窗子爬出去向不远处的树林逃去。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随后追来,看来逃掉的希望不大……对,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他拼命往回跑,再一次来到这个法国农家,敲响了房门。那位法国女人很快的打开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的站了也许一秒种。他没有向她丈夫看上一眼,一直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的看着这个年青的美国伞兵,是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变成了孤儿。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哦,当然啦。快!”
她毫不迟疑的又把他藏到壁橱里。德国兵没有再回来了。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人民,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战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她毫不犹豫的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三天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美国伞兵重新归队。
1.阅读上文,你联想到本单元学过的哪篇课文?它们表达一个什么的共同的主题?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法国妇女为什么要再次冒险救美国伞兵?
3.法国妇女两次说的:“哦,当然啦。”在意义上有没有不同之处?
4.文章写了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觉得谁的勇气更感人?为什么?
[答案]
1.这使我联想到《蜡烛》这篇课文。两篇文章都表达了歌颂反法西斯同盟人民的伟大友谊。
2.对反法西斯战士的无限热爱,对胜利的热切期待,对敌人的无比憎恨,使得她鼓起勇气再次冒险救美国伞兵。
3.有不同之处。第一次是毫不犹豫的答应,第二次在答应的同时还要克服强烈的悲伤,鼓起巨大的勇气。
4.答:美国伞兵的感人之处在于给与了法国妇女极大的信任。法国妇女的感人之处在于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两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