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编花篮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编花篮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接力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9-30 21:29:36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河南民歌《编花篮》独唱河南不但有如此有名的、有特色的戏剧,河南的洛阳还被誉为牡丹之乡。你们可知牡丹被喻为我国的什么吗?国花,牡丹号称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而河南洛阳的牡丹更是雍容华贵、艳而不俗、娇而不媚,相当的漂亮。这光说啊太虚了,正所谓眼见为实。观赏下这些牡丹花漂亮吗?正是因为牡丹花如此的美丽、漂亮。所以河南人们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编个花篮去摘牡丹。河南民歌可以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那么这个《编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我们来跟着伴奏默唱一遍。今天就到这
再见!课件11张PPT。 如图将一张报纸卷成细而长的纸卷,卷好后用胶水贴固定。用同样的方法做出7根备用。动手做一做 编花篮 将纸卷横3根(在上面),竖4根(在下面)交叉摆放,并用力按住。在竖着的四根中取最右边的一根做编织条,如图缠绕其它7根使之固定。最后将其余13根均匀分开。 将报纸对半裁开,卷成纸卷做编织条,可适当多做一些纸卷备用。 在连接编织条时,把细的纸卷末端涂上胶并插入另一个纸卷内贴牢。 如图编织篮底,要编织得密实一些,不要留有太大的空隙。 将篮底的直径编织到约20CM后,将13根支架向上折一下,使其竖起来后继续编织篮身。 将篮高编织到大约12CM后,用胶水将编织条的末端粘贴在篮身内,再将13根支架依次粘贴在篮身内。 用报纸做出篮子的提手,插进篮身并用胶粘牢,然后用夹子夹住晾干。 将纸卷压扁卷成圆圈,卷好后用胶棒粘贴固定,再粘到小篮子上做装饰。 用你喜欢的 喷漆给小篮子喷上颜色。试一试 看,旧报纸变成了漂亮的小篮子,你也做一个吧。河南介绍
河南,古称中原,简称“豫”,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省会郑州,因省域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接壤。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因省域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数千年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中华古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还拥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
河南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源地,河南有以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圣贤文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
河南是中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44万人,其中回族123万人、居中国第三位。河南省有三个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863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50个。
河南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河南旅游资源有少林寺、龙门石窟、龙亭、相国寺、殷墟、嵩山、云台山、黄河等。以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寺、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景区、景点有100多处。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5处,其中国家级的有鸡公山、嵩山、龙门、王屋山和云台山5处,省级的有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20处,自然保护区23处。
河南的民俗文化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是中国的武术胜地。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但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它的主题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追求和谐”,并向大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决定了河南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佛教信仰地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