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联合国
基础夯实
1.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B.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C.该组织正式成立于1946年10月24日
D.《联合国家宣言》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
解析:联合国的宗旨除了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外,还有权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等问题,因此A项正确;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故B项错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故C项错误;《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故D项错误。
答案:A
2.联合国在维护人权方面做出的努力包括( )
①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 ②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 ③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①②是在维护人权方面做出的努力;③是在避免发生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努力。
答案:B
3.1957~1985年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得了个“Mr.No”的绰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导学号52650071)
A.苏联频频使用否决权
B.美苏企图利用联合国推行强权政治
C.苏联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
D.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解析:A项为现象,行使否决权只是苏联为阻止美国的强权政治,当然不可能是为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故B、C两项错误;正是因为美国操纵联合国制定符合其意图的决议,损害苏联利益才导致苏联使用否决权。
答案:D
4.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一位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余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三世界的力量尚不能限制大国行动
B.大国和小国按实力有具体的、不同的分工
C.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霸权政治仍然存在
D.小国对“冷战”无可奈何
解析: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出现了新气象,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等方面的宣言,但当时的国际局势基本特点则是美苏争霸。
答案:C
5.1974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联合国是大国控制下的压制第三世界的工具
B.联合国是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C.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
D.联合国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世界领导
解析:联合国大会作出“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裁决的理由是南非当局在国内实施种族隔离政策。
答案:D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主要说明当今联合国( )
A.真正起到了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
B.不需要考虑构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机制
C.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时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或改革
D.所有决议都必须经过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先审议并一致通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项过于绝对;B项说法不符合联合国创立的宗旨;并非所有决议都经过五大常任理事国审议通过,D项错误。
答案:C
7.美国前参议员哈特曾经说过: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也有美国人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下列历史事件,不能直接佐证上述材料的是( )
A.1947年联大通过巴以分治方案
B.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指责朝鲜是“侵略者”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组织多国部队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D.20世纪70年代初,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解析:题干中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反映出联合国受美国的操纵,A、B、C三项能够证明这一点。
答案:D
8.1988年安理会全年共召开55次正式会议,1992年突破了100次大关,现今,安理会每年的会议基本上都在150次左右。安理会每年举行会议次数的增多,反映了( )
①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②安理会职权扩大 ③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④安理会效率低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联合国主要通过会议方式解决国家间和地区间的争端与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会议次数的增多反映了国家和地区的矛盾增加,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同时也说明联合国在解决矛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答案:A
能力提升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52650072)
材料一 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
?
领域
时段分布情况
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
合计
1945~1989
1990~1999
苏联(俄罗斯)
美国
中国
英国
法国
和平解决争
端和国内冲突
174
9
64
66
3
32
18
183
会员国加入
59
0
51
6
2
0
0
59
其他
47
13
11
20
19
14
16
160
——黄海莉、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
材料二 1995年,日本当时的外相河野洋平在联合国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日本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的要求。2004年日本又提出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到2005年,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国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斗争已经白热化。
(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
(2)日本在近年提出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要求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日本“争常”活动持何立场?
参考答案:(1)背景:总结国联失败的教训;二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特点: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问题为主;苏联和美国投否决票最多,中国最少;“冷战”时期否决权使用次数远远大于“冷战”结束后;英、法与美国步调常常一致。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军费逐年增加,近年来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几乎每年都向海外派遣军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立场:赞成:日本是当今世界经济大国,承担了联合国的大量经费,应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对:日本在近代史上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置很不彻底,日本国内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极右势力猖獗;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为一个曾经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灾难的国家,日本对侵略历史的反省很不彻底,更谈不上成为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