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情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 。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一)半坡居民的原始生活
教师: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工具、生产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21·cn·jy·com
时间:约五六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
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多媒体展示房子图片
动脑筋: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学生: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2·1·c·n·j·y
学生: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多媒体展示)
教师: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进行生产。
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农业生产: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之国
教师:原始饲养业主要以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教师:原始手工业的成就有哪些?
学生:彩陶,刻画符号 纺织:纺线、织布、制衣
多媒体展示陶器图片
动脑筋: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汲水的瓶子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这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多媒体展示北方农耕图
(二)河姆渡的原始生活
教师:河姆渡的原始生活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学生:约7千年前。
教师:在哪里发现了河姆渡的遗址?
学生:在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
教师: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
学生: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多媒体展示木制水井图
教师: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仅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受到季节的影响,像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灾、旱灾等,可能生存就成问题;再次,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断变更生活场所,而这种场所的变更在实际中盲目性很大。
教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
教师:那么河姆渡人如何解决食物问题的?
学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工具图
教师:现在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师:我们再看一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生活。
总结: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原始手工业的成就有哪些?
学生:磨制石器、陶器、玉器、原始乐器、象牙雕刻等。
教师:原始手工业有什么特点?
学生:技术成就越来越高;出土最早的象牙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手工业的种类越来越多。
多媒体展示南方农耕代表图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可以讨论。 21教育网
学生: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21·世纪*教育网
教师: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果实为生,辅之以渔猎;而河姆渡人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正处于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
思考问题: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生产以农业为主,生活是盖房定居,磨制石器和陶器。农耕文明的特征。
不同点:房屋的结构不同,种植农作物不同,干栏式、水稻。 半地穴式、粟。
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3)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师:原始农业的兴起时间是什么时候?
学生: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学生: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www.21-cn-jy.com
教师:在什么地区发现的?
学生: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教师:原始农业的快速发展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教师:什么是刀耕火种?
学生:刀耕火种指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火烧过的地方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耒耜的发明有什么好处?
学生:耒耜的发明使得以此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思考:原始农业的发展标志及影响?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课堂总结
河姆渡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水稻产量占世界食用粮食产量的70%,从这个角度来说,祖国的先民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每一个先民都是现代的“袁隆平”,值得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去怀念与崇敬他们,优秀的祖先激励着同样优秀的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四、课堂练习
1.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B )
A半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 尧舜禹时期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 A )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黑陶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原始农耕生活》学习中注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进行总结说明,应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长江流域河姆渡
七千年前水稻出
磨制石器耒耜古
居住干栏式建筑
南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农耕生活
黄河流域半坡落
六千年前已种粟
磨制石器彩陶酷
居住半地穴房屋
北方 半坡人的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原始农耕生活》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盒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右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一百七十万年 B.六七千年
C.四千多年 D.两千多年
4.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5.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
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7.鸡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能从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 )www-2-1-cnjy-com
A.蓝田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8.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的始祖。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 21*cnjy*com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9.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0.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2-1-c-n-j-y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11.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来源:21cnj*y.co*m】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简答题
12.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材料分析
13.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www.21-cn-jy.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⑷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两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读图分析后讨论再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原始农耕生活》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21教育网
2.D
3.B
4.C
5.C
6.D 解析:可以织布的棉花直到北宋才传入我国,在那之前的人们是不可能穿到棉布衣的。
7.D
8.D
9.B 解析:半坡时代的工具是磨制石器。所以是B C是商周时期 D是春秋战国时期。
10.D
11.C
二、简答题
12.相同点:生产以农业为主,生活是盖房定居,磨制石器和陶器。农耕文明的特征。
不同点:房屋的结构不同,种植农作物不同,干栏式、水稻。 半地穴式、粟。
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三、材料分析
13.材料分析
(1)半坡
(2)半坡人面鱼纹盆
(3)粟
⑷没有文字记载
14.材料分析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穴居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房屋。
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21cnjy.com
两地原始居民,正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考虑,而建筑的房屋是不同式样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导入
一、半坡居民的原始生活
1.时间:约五六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
新授
1.居住
半地穴式房子
新授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新授
2.生产工具
石刀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力大大进步了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鱼钩
新授
半坡原始居民
使用磨制石器和
骨器进行生产。
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鱼钩
新授
3.农耕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之国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和菜籽
新授
4.原始饲养业
新授
半坡原始居民
饲养猪、狗等家畜。
5.原始手工业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新授
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
陶制和石制的纺轮,
可见半坡人已经会
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人面鱼纹陶盆
新授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
纹饰多为几何图案,
还有动植物纹饰,
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汲水的瓶子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新授
新授
北方农耕的代表
类别
距今时间
活动地区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 原始手工业
农业工具 原始纺织 原始陶瓷 原始建筑
表
现
约五六千
年
陕西西安黄河流域
栽培粟和蔬菜
饲养猪狗
磨制
石器
木制
耒耜
石刀
纺线织布制衣
制造彩陶
半地穴式房屋
新授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约7千年前
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
新授
1.住房
告别洞穴
建房定居
干栏式房子
上面住人
下面养猪
通风防潮
建筑成就
新授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新授
2.饮水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
新授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
最早的国家。
3.农耕作物
新授
骨耜
4.生产工具
新授
骨耜是一种用来挖土的工具,
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
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又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石凿
石斧
鹤嘴锄
骨镰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新授
5.手工业
猪下颌骨
猪纹黑陶钵
陶猪
河姆渡出土的穿孔玉斧
新授
原始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磨制石器、陶器、玉器、
原始乐器、象牙雕刻
手工业的特点
1.技术成就越来越高。
2.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3.懂得使用天然漆。
4.手工业的种类越来越多。
新授
猪纹黑陶钵
南方农耕的代表组卷网
类别 距今时间
活动地区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
原始手工业
农业工具
原始陶瓷
原始建筑
表
现
约七
千年
浙江余姚长江
流域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猪
磨制石器耒耜
简单玉器原始陶器
干栏式房屋
新授
动脑筋: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1.使用磨制工具。
2.种植水稻。
3.住着房子过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
5.饲养家畜。
6.制造陶器。
7.制作简单的玉器。
8.制造原始乐器。
新授
问题思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生产以农业为主
生活是盖房定居
磨制石器和陶器
同
农耕文明的特征
房屋的结构不同
种植农作物不同
异
因
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干栏式 半地穴式
水 稻 粟
新授
1. 时间:
(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新授
2. 兴起地区:
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 发展变化:
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新授
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指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火烧过的地方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早期可能促进种植物生长,但会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授
骨耜
耒耜的发明使得以此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新授
思考:原始农业的发展标志及影响?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新授
河姆渡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而水稻产量占世界食用粮食产量的70%,从这个角度来说,祖国的先民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每一个先民都是现代的“袁隆平”,值得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去怀念与崇敬他们,优秀的祖先激励着同样优秀的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总结
1.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 )
A半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 尧舜禹时期
B
练习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 )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黑陶
A
练习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长江流域河姆渡
七千年前水稻出
磨制石器耒耜古
居住干栏式建筑
黄河流域半坡落
六千年前已种粟
磨制石器彩陶酷
居住半地穴房屋
原始农耕生活
南方
北方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