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丹中学学科课时教案
授课教师
科
目
生物
班
级
初一
周次日期
章节(课题)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题及课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尿液、原尿、血浆成分的区别;(2)能说出血液是怎样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能说出原尿的成分;
(3)能说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被吸收的物质及尿液的成分,能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4)会分析原尿、尿液、血浆的成分和尿液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尿的形成是一个连续过程。
重点
能说出血液是怎样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能说出原尿的成分;能说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被吸收的物质及尿液的成分,能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会分析原尿、尿液、血浆的成分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
能说出血液是怎样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能说出原尿的成分;能说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被吸收的物质及尿液的成分,能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会分析原尿、尿液、血浆的成分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课题
复习提问:1尿液形成的器官?2在肾脏中形成尿液的结构?3肾单位中的肾小体位于肾皮质还是肾髓质?4你能解释为什么肾皮质的颜色深而肾髓质的颜色浅吗?
回答:1、2、3、4
学生能辨认出肾单位各结构
教师出示:尿液形成动画并提出观看动画要求:会识别动画中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一)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观察:肾单位的结构图识别肾小球的结构和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多媒体播放:尿液形成过程动画。
通过观察学生能明确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以及哪些物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中去形成原鸟。
教师提示:血液的流向以及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什么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去了,这些物质有哪些共同特征。
思考血液如何流过肾小球的(提示: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尿酸、尿素可以滤出肾小球)?
多媒体播放:尿液形成过程动画。
进一步明确原尿形成的过程和位置。
教师提问: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滤出以后到达哪个结构中?
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滤出以后到达哪个结构中?
多媒体播放:尿液形成过程动画。
加强原尿形成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来归纳相应问题补充:人体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
归纳出:什么叫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哪些物质滤出,原尿的成分,原尿的形成部位。
学生明确原尿进入肾小管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播放:尿液形成动画并提出学生所思考的问题。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观察:(1)肾单位中肾小囊与什么结构相连,肾小管外面缠绕了很多的毛细血管这个结构特点有意义吗?如果有你能猜猜会起什么作用?(2)原尿中哪些物质对人体有益,这些物质是回收还是被人体排出,如果要回收,会在哪个结构中回收?归纳:重吸收的含义、物质、部位、被重吸收物质被送回什么结构中,尿液(终尿)的形成部位、过程、成分)。
多媒体播放:尿液形成过程动画、教师所提的问题。
通过了解泌尿系统各器官关系从而能分析出尿液排出途径。
教师出示:肾脏、泌尿系统的图片
(二)尿液的排出观察:肾脏、泌尿系统的组成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讨论:P50三种液体物质的成分?
多媒体展示:肾脏、泌尿系统组成图片。
总结
本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重点是尿液的形成过程了。
板书设计
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三、尿液的排出
课后小结
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尿液形成动画,学生的学习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