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
(1)成就: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2)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
(1)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2)意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
上图为伽利略及其发明的天文望远镜。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在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请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提示: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相对论的创立
1.创立
(1)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2.意义
(1)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2)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出高度评价。请分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
提示: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发展
(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2)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3.意义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3
上图中的人物为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他们创立的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请谈谈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的重要意义。
提示: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还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问题导学即时检测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牛顿先生,很抱歉推翻了您的理论,不过您的成就是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所能达到的巅峰。……当我们对宇宙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这些观念将会被一些更抽象的新观念所取代。
——爱因斯坦
(1)材料一中爱因斯坦以什么理论“推翻”了牛顿的理论?爱因斯坦这一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它是对牛顿力学的完全否定吗?
提示:相对论。内容: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不是,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问题导学即时检测材料二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世界文化简史》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提示: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量子论的产生和相对论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共同点:从背景上看,19世纪末,物理学的新发现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挑战。从产生过程看,第一,都是科学大师们敢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的结果。第二,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说明:社会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问题导学即时检测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1.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3.总而言之,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所创造的理论,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相传当牛顿看见右图所示树上的苹果落地时,顿悟出了( )
A.万有引力定律
B.惯性定律
C.自由落体定律
D.加速度定律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一种科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 )
A.电磁学 B.经典力学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析:牛顿建立的是经典力学体系,法拉第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量子论是普朗克的成就,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成就。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曾说:“(现在的)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能证明这一说法错误的物理学成就是 ( )
A.经典力学体系 B.电力广泛应用
C.相对论的创立 D.日心说的提出
解析:相对论将物理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相对论有点像一座两层的建筑……”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两层”是指( )
A.时间和空间
B.近代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C.相对论和量子论
D.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解析: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它除了应用到原子、分子、原子核、粒子等微观体系外……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有些是导体,尤为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材料是半导体。”这里的“它”应该是( )
A.自由落体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解析:量子理论解释了微观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
答案:D课件16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教会的禁锢
1.表现: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2.影响:导致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预习交流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会宣传“上帝造人”的目的及其带来的影响。
提示:目的:控制人们的思想,维护基督教会的特权地位。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近代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发展。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历史条件
(1)文艺复兴以后,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2.细胞学说
(1)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2)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细胞学说发展起来,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早期进化论
(1)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2)拉马克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3)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有些鸟类长期生活在水边,但不喜欢游水,为了不使身体陷进淤泥,就尽力伸长腿部;为了吃到水里的鱼虾,又不至于濡湿身体,就尽力伸长颈部。这样年深日久,逐代发展,最后就成了长颈长腿的涉禽了。”请分析这种现象印证了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何种理论。
提示:这种现象印证了拉马克提出的“获得性遗传”理论。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创立: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内容
(1)达尔文认为,生物是通过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达尔文认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就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3.影响: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3
《物种起源》于1859年在英国伦敦首次出版,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之一,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著作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提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问题导学即时检测生物进化论的内容和影响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1)图片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什么观点?
提示:反映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问题导学即时检测材料二 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说:“达尔文简直不让我们相信神的意志的干预是存在的,我们能够背叛正统的宗教吗?……”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归纳宗教界强烈反对达尔文学说的理由。
提示:达尔文的学说“亵渎”了神灵和宗教;“伤害”了人类的尊严。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界反对达尔文学说的真正原因。
提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封建神学创世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问题导学即时检测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1.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立,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问题导学即时检测3.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难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宣传和介绍生物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你认为这一理论应该是( )
A.进化论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解析:此处评论的是生物学领域的理论,故选A项。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
A.拉马克 B.施莱登
C.法拉第 D.哈维
解析: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一开始读你的书,我就爱不释手。您的主导思想,就是‘自然选择’的思想,一定会被看做是确定不移的科学真理,它有一切伟大真理所有的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 ( )
A.施莱登 B.拉马克
C.达尔文 D.牛顿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学说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 )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推广
C.人猿同祖学说得到人们普遍认可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提出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最终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故D项正确。A、B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错在“普遍”上。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违背《圣经》中上帝造人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的言论违背了美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解析:材料反映的只是美国一个州的政策,A项将范围扩大为整个美国不正确;由材料信息“禁止教师传授任何违背《圣经》中上帝造人的学说”可判断该州信仰是不自由的,B项不正确;D项虽然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题。进化论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世界观,故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
答案:C课件19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制度条件: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经验条件:18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2.表现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2)18世纪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3)纺织业、采矿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影响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
真正意义上的瓦特蒸汽机于18世纪80年代最终制成,并应用于工业生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蒸汽机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提示: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前提: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表现
(1)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2)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线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3.影响
(1)促使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电气革命。
(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有人说法拉第是电气革命的伟大旗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提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开始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历程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1)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5)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3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请据此分析网络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提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遍布世界的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问题导学即时检测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图1 使用蒸汽机的工厂越来越多
图2 爱迪生发明的灯泡
图3 通过卫星、互联网把地球“网”在其中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各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提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出现。问题导学即时检测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示:科技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网络犯罪、世界动荡等一系列消极影响。总的来说,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提示: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共同应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导学即时检测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推动了欧洲机器的普及,轮船和铁路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内燃机的创制 B.蒸汽机的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 D.发电机的使用
解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与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2.科技成果改善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利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解析: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并且今天我们依然在利用。A、B两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13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赋予运输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而无须求助于动物!”材料中所述状况实现的基础是( )
A.内燃机和火车的发明
B.蒸汽机和内燃机的使用
C.蒸汽机和汽车的使用
D.火车和飞机的出现
解析: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是动力机械,火车、汽车、飞机都是在这些动力机械的基础上产生的运输工具,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实现了“坐拥天地”的梦想,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网络的帮助。这一梦想最早变成现实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解析:最早的计算机网络出现于1969年,故选D项。
答案:D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对右边图片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形式
B.其独特魅力更容易被网友接受
C.特定含义常给交流造成不便
D.无须监管任其自生自灭即可
解析: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简洁生动,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A、B两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词汇的出现会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有些网络语言甚至会危害国家利益,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D课件3张PPT。第四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沃尔夫在1935年写道:“(它)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他所指的著作是(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解析从1935年倒推二百多年可知,奠定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基础的著作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答案A
2.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导学号52350059)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
D.重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解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传统科技最大的不同是重视科学观察与实验。
答案C
3.“ 是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个机敏的观察家,他恰如其分地把宇宙描述成是有秩序的、机械的、物质的和因为上帝推动而运动的。”这位杰出人物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B
4.(2015福建文综)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导学号52350060)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6、17世纪。A项是19世纪的生物学成就,C、D两项是20世纪的物理学成就。
答案B
5.他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提出了对牛顿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根本性变革的理论。他是( )
A.达尔文 B.爱迪生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选D项。
答案D
6.《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科学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
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1919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文章有如下标题:“天之光之歪斜”“科学家急切等待着日蚀观测的结果”“恒星不是在他们似乎应该所在的或被计算出来的位置上,但不必担心”。这些文章介绍的科学理论应该是 ( )
A.经典力学 B.狭义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广义相对论
解析由“天之光之歪斜”可断定该理论是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弯曲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答案D
8.当说明人们所能感知的宏观世界的牛顿理论,在这两个极端(巨视和微观)的世界里失灵时,这两种理论便取而代之,并在各自管辖的领域给出了极完美的解释。“这两种理论”是指( )
A.进化论、细胞学说
B.相对论、量子论
C.进化论、相对论
D.量子论、细胞学说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故选B项。
答案B
9.1889年,一名参加上海格致书院考试的学生在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该考生所说的“某人”是( )
A.马克思 B.伽利略
C.严复 D.达尔文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千八百五十九年”“万物分种类之根源”,由此判断选D项。
答案D
10.下列两幅图片分别代表着对人类生命研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促成人类认识由神学转变为科学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改革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圣经》的传播 D.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解析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促使人们对世界的观念由神学向科学发展。
答案D
11.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解析进化论被引进中国后,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B
12.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
A.对社会不公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神学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解析进化论属于自然科学理论,未涉及社会不公问题,排除A项;C项与《共产党宣言》不符;D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是两者的共同影响。
答案B
13.(2015重庆文综)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牛顿力学不属于启蒙思想,伏尔泰也非科学家,A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牛顿不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所以C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不能说明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排除D项。伏尔泰是法国人,牛顿是英国人,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传遍世界,这可以说明跨国文化交流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14.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由题干中“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和“直接”的信息可以看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故选A项。
答案A
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数量迅速增加: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52350061)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18世纪后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促进了工厂数量的迅速增加,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铁路交通和市场都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B
16.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在发电机的理论奠基、发电机制造、电器发明等三个关键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依次是( )
A.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B.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
C.瓦特→莱特兄弟→史蒂芬孙
D.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在电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的爱迪生,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毫无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以下不属于科学理论发现的是( )
A.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B.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理论
C.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
D.1866年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解析A、B、C三项均属于科学理论的发现,而发电机的研制是科学理论的运用。
答案D
18.(2015海南单科)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 132项,1900年达到8 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科技的发展。题干材料没有海外市场及其与德国专利之间关系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其他国家科技成果的信息,无从比较,B项错误。从材料看,这些科技专利都是政府授予的,这表明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项正确。材料没有德国科技成果的来源方面的信息,D项错误。
答案C
19.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遗传工程的发展
C.互联网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由题干中的“地球村”可知其反映的是信息的传递方便快捷,因此可以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20.右面漫画《天使?魔鬼?》形象地表明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 ( )
A.贫富差距拉大
B.“地球村”出现
C.网络世界诱惑青少年
D.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继丹麦的奥斯特和英国的法拉第揭示电、磁之间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奥秘之后,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物质的电子学说、电磁辐射等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
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及其思想价值。(10分)
(2)材料二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这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客观上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1)贡献: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思想价值: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进一步摆脱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2)特点:科学理论的突破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影响:推动了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加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伴随着列强的侵略,电气时代的文明也传播到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航游世界时,我曾在南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最适者的生存,我觉得生物的变异量是没有止境的,一切生物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的物理的生活条件之间互相适应的美妙而复杂的关系,也是没有止境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材料二 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达尔文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依据进化论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1875年左右,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那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如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桑给巴尔苏丹、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进化论在西方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亚一些学者采用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意图。(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比较欧、亚国家间的“巨大差别”。(8分)
解析第(1)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分点回答即可;“影响”从材料一中可以分析出生物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不变的,从材料二可知,一些学者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发展领域。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可以得出西方学者的意图,据所学知识如严复对进化论的宣传可以得出亚洲学者的意图。第(3)问“比较”首先要注意时间“1875年左右”,其次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比较,如欧洲以英国为代表,亚洲以中国、印度为代表。
参考答案(1)内容:一切生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变异和环境变化相互作用,适者生存。影响: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发展规律;被一些学者利用,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依据。
(2)欧洲学者宣扬“种族优劣”,为殖民主义辩护;亚洲学者宣扬优胜劣汰,警醒国民勇于变革。
(3)政治上,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政治民主化;亚洲普遍处于专制统治之下,政治昏庸腐败。经济上,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亚洲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打破了神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树立起民主与科学观念;亚洲仍然受旧思想影响,观念落后。
课时训练1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基础夯实
1.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伽利略( )
A.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
B.论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C.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D.为牛顿力学体系创立奠定了基础
解析伽利略强调了科学研究不能只靠书本和前人经验,要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C
2.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导学号52350053)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对潮汐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答案B
3.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现在认为,在亚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
A.伽利略的科学成就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由材料所述该理论的地位及局限性可判断出B项正确。
答案B
4.“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解析从材料中的“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思想,它弥补了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A项是伽利略的成就,B项是牛顿的贡献,D项指的是量子论,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
5.关于E=mc2(相对论)和E=hv(量子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和方式
B.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C.标志着人类认识深入到微观领域
D.标志着人类认识进入到宏观宇宙世界
解析相对论和量子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解释物理学现象,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和方式。
答案A
能力提升
6.右图是1922年11月15日,《民国日报》刊登的爱因斯坦来上海
的消息。爱因斯坦当时之所以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主要是因为( )
A.爱因斯坦的成就巨大
B.民主与科学得到弘扬
C.相对论荣获诺贝尔奖
D.民国政府的大力宣传
解析爱因斯坦虽然成就巨大,但他的成就能否得到当时中国人的认可,关键还在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倡导,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7.“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导学号52350054)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电磁学理论 D.量子论
解析从材料中的“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这句话可知,这一“发现”指的是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而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D项。
答案D
8.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三人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
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
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1)材料一中的“‘物理学大厦’落成”指的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落成的?
(2)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物理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可知,“物理学大厦”的落成是指经典物理学的建立与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经典物理学建立的背景即可。第(2)问抓住时间“20世纪初”和人物“爱因斯坦”,可判断物理学理论的新发展是指相对论的提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实际要求回答相对论的意义。
参考答案(1)经典物理学的建立与完善。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由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课时训练12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基础夯实
1.在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是一个难有作为的敏感区域,主要原因是( )
A.上帝创世说在生物学界占主导地位
B.基督教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C.基督教会垄断精神统治权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
D.未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垄断着精神统治权和教育,在封建教会的禁锢下,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人统统被斥为“异端”而受到教会的迫害,所以在此背景下,生物学难以有突破性进展,而是笼罩在神学氛围之下。
答案C
2.观察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讽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B.在当时生物进化论被普遍接受
C.达尔文的进化论受到教会的攻击
D.达尔文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提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时候,就遭到了广泛质疑,因为在神学世界观中,上帝创造世界上的一切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本题选B项。
答案B
3.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导学号52350055)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并非由上帝创造(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答案为B项。A、C、D三项没有直接涉及人类的起源问题,故排除。
答案B
4.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C.进一步否定了教会的权威
D.引发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否定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这是其最直接的社会意义。故C项正确。
答案C
5.下图是英属福克兰群岛岛国图瓦卢发行的达尔文诞生200周年纪念银币。该银币背面印有达尔文30岁和60岁时的肖像,正面印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达尔文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提出的进化论( )
A.为战胜神学世界观提供了锐利武器
B.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世界的途径
C.推动人类进入了科学理性新时代
D.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故A项正确。B项是相对论的意义,C项是牛顿力学的意义,D项表述不正确,进化论产生于启蒙运动后。
答案A
能力提升
6.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解析两种学说都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C项正确。
答案C
7.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然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人类与动植物有本质区别,因此自然界的规律不一定适合人类社会,因此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理论,但不能完全移植。事实证明,强行把自然科学理论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如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战争的合理性以及种族优越论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进步,故D项正确。
答案D
8.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创造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导学号52350056)
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英国政治改革的史实;C项仅是对西方的影响;D项并非是进化论的影响;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是对东西方的共同影响。故选B项。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
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材料三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作出抉择,实行变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分析说明其原因。
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出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主要观点。第(2)问可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作答,尤其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作答。
参考答案(1)达尔文指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自然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态度:积极宣传和介绍。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他们宣传进化论,希望能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课时训练13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基础夯实
1.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
解析近代经济活动是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而推动机器普及的关键是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使用,故选B项。
答案B
2.“蒸汽时代”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表现有( )
A.家用电话普遍使用
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解析蒸汽动力在交通工具上的应用,推动了蒸汽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人们也可以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答案B
3.右图所示是英国蒸汽动力车“快壶”,其两次穿过美国莫哈韦沙漠,往返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225.055千米。历史上,蒸汽动力的使用( )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形成了交通运输的立体化格局
D.带动了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
解析蒸汽动力的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故B项正确。
答案B
4.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导学号52350057)
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
答案B
5.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资料、玩游戏、收发邮件依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生活已不可想象。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影响了传统传媒业的发展
解析题干现象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民众工作、生活方面的影响,故选C项。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答案C
能力提升
6.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解析“190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电力工业这一新兴工业;同时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答案B
7.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52350058)
A.蒸汽机的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技术的应用 D.网络技术的应用
解析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此判断B项正确。
答案B
8.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
A.互联网带给人类的挑战
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C.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发展
D.互联网创造发展机遇
解析互联网既有利也有弊,B项概述最全面。A、C、D三项只是涉及其中某一方面,故排除。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解析第(1)问提取图片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从使用范围、动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先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有机的系统”等,归纳出“地球村”的相关特点,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列举推动各地联系的科技发明。
参考答案(1)历史信息及影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油灯照明的时代。
(2)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
(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汽船、蒸汽机车(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任举其中一例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移动电话、互联网(任举其中一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