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及地点: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2)主要内容: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及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开幕。
(2)主要内容: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3.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它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预习交流1
思考: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2)原则: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预习交流2
有人认为: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其职能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不赞成。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但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并发挥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确立和完善
(1)《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二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政治的发展和提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政协组织法”“改称北平为北京”“周恩来”,联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可以判断B项符合题意。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解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成果就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没有任何关系
B.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D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知识架构二、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它规定了人民民主原则,即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它规定了社会主义原则,该原则集中表现为公有制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这些原则在国家机构的组成上也得到体现。
4.这部宪法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D.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其重大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B项。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解析: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名师点津
《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1)历史条件:前者是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2)性质:前者具有人民民主性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意义:《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知识架构一二史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研读:由史料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1954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史料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
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研读:史料表明人民政协的职能发生了改变: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转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由立法机构变为政治协商机构,职能主要表现为参政议政,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课件20张PPT。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时间及地点:1956年9月,在北京举行。
(3)内容: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4)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预习交流1
中共八大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词
提示: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决策。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2.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3)全面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4)对民主政治的破坏: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5)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预习交流2
“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造成了哪些损害?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了破坏。全国人大彻底瘫痪,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野蛮践踏,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由于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完善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依法治国
(1)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确立: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影响: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二一、“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1.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要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完善国家领导体制。
4.要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5.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坚决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980年8月,著名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的回答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加强现代化建设
C.加强国防建设
D.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建设
解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健全,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就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少年们的反抗精神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现象。“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下图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
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
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
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
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
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
A.一届全国人大奠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正常发展
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平稳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名师点津
“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被践踏的表现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知识架构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与法制建设。这表现在:
1.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加快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并颁布《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古老的北京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风雨历程。下列标语和口号中出现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北京街头及报刊上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C.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D.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析: A项出现于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期; B项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C项出现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徘徊时期; D项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第一次选出的农民工代表,朱雪琴、康厚明、胡小燕三人在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立即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农民工中间产生人大代表,这说明( )
A.我国是农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农民阶级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
D.我国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解析:人大代表从农民工中产生,这说明了人民真正拥有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故选B项。A、C、D三项与史实明显不符,可排除。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这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题干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三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名师点津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律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知识架构一二史料一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研读:根源于“左”倾错误的“文化大革命”,使新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均遭到严重破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深刻启示。
史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法制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进程。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63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87件,八届全国人大117件,九届全国人大113件。
研读:史料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法制建设摆到了优先地位,加快了立法进程,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民主与法制日益完善。课件19张PPT。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形成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2)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政策。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2)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1)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3.港澳回归的意义
(1)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预习交流1
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提示(1)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4)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1)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
2.发展
(1)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三一3.成果:祖国大陆与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4.问题: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5.立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预习交流2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本质是不同的,请问这种不同表现在哪里?
提示: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二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意义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二2.意义
(1)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大贡献: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
(3)大促进: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香港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 )
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解析:A、C、D三项只涉及台湾而未提及香港、澳门,应排除。B项是“一国两制”的核心。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提供可借鉴之处 ( )
A.“一国两制”构想
B.行省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列宁认为在坚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地方可以享有自治权,这与我国的“一国两制”理论有相通之处,“一国两制”构想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名师点津
“三个两”归纳祖国统一大业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知识架构二、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区别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解析: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达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A.蕴含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即可排除B、C、D三项,选A项。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名师点津
正确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重要性:台湾回归祖国意味着我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可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挫败外来势力阻挠中国统一的阴谋。
(2)紧迫性: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不仅不利于大陆发展,对台湾也没有益处, “台独”势力在的存在,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这将加大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知识架构一二史料一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研读:“一个国家”是前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史料二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1981年)
研读:史料表明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享有保留军队等地方自治权。课件3张PPT。专题整合提升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1.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国情的政党制度;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以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
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3.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苏维埃政权和“三三制”政权的探索与创建,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的几次修改等。
4.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制度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
基础夯实
1.
邓颖超力邀宋庆龄先生
1949年6月25日,奉中共中央之命,邓颖超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是的亲笔信抵达上海。1949年8月28日下午4时15分,宋庆龄乘坐的专列徐徐驶入北平火车站,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的热烈欢迎。当晚,毛泽东还特别为宋庆龄举行了欢迎宴会。宋庆龄此次受邀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49年6月25日”与“1949年8月28日”,另一关键信息是“共商国是”,四个选项中,符合这一时间信息和内容的只有A项。
答案A
2.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这是因为新政协会议( )(导学号52430076)
A.政协代表由全国各族人民选举产生
B.排除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
C.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解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及海外华侨等,与会代表具有广泛性。
答案C
3.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一戴瓜皮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说明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构成的广泛性。故选D项。
答案D
4.照片是活的历史,下图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时的照片,该照片反映了( )
1954年郭兰英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迈出重要一步
B.当时已先后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
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
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954”年,直到1965年,5个民族自治区才先后建立,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项;照片中郭兰英当选的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而非政协,可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5.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由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析新中国确立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模式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确立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
6.有这样一首长诗写道:“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诗中“新宪法”指的是( )
A.1954年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82年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根据材料“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跨过鸭绿江(1950年)”等信息可以确定,“新宪法”是指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A项。B、C、D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
答案A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民族杂居地区建立自治地方,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不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D.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答案A
8.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西藏自治区已经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答案C
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答案D
10.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民族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
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
C.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D.中国只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答案B
能力提升
1.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答案A
2.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这种民主模式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52430077)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B项。
答案B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大会堂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平面呈扇形。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在这里多次召开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
材料二 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逐步实现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人类几千年政治文明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选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政治民主化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2)依据材料二,谈谈中国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艰辛历程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1)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启示:民主的获得需要与专制进行反复的较量;中国民主制度的建立是广大人民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4.某博物馆为展现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历程,特举办了“百年中国(1840—1949)民主政治的曲折与发展”历史图片展览。展览的前言写道:“伴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下面我们所展示的就是百年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导学号52430078)
(1)以下三幅图片都是展览的图片,请你从中任选两幅,为其配上解说词。(解说词的内容应包括:图片出现的背景、图片所反映内容的历史意义,不能要点化,要表述成文)
(2)请你结合对以上三幅图片的观察,在参观的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1)图1:中华民国成立后,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图2: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陆续实行了选举制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了各阶层的民主权利,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图3: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或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
基础夯实
1.2016年的5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五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这场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答案C
2.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我国社会尚未认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
B.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
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D
3.“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遭到批斗和迫害,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说明了( )
A.民主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B.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C.民主合作、多党协商的重要性
D.当时没有法律依据
答案A
4.“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句传播非常广泛的流行语。其实,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流行语。如“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等词汇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典型现象。
答案D
5.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 )
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为平凡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
C.为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疾呼
D.为改革开放造势
解析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由此可知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故B项正确。
答案B
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导学号52430079)
A.改革开放 B.祖国统一
C.拨乱反正 D.承前启后
解析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百废待兴,但由于长期“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得国家建设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以上几幅图片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党和政府在各个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C
7.20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是( )
A.一届全国人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中共十六大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答案C
8.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解析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
答案D
9.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
A.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依法治国”方略被写入《宪法》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历程。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1954年宪法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确立;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表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故选A项。
答案A
10.右图是“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画,关于右图所反映历史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B.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
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特有政策
D.依法治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平稳发展
答案B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的内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宪法或宪
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
或评价
《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
纲领》
①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③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C
2.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线。有人说:织“围脖”燃起了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草根网民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得以体现。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B.强调人们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积极性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现象的实质在于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加快
答案D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刘少奇罪
行的调查报告
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材料二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决定撤销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枉加于刘少奇的“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和把他“永远开除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撤销原审查报告。
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1)刘少奇被迫害是在什么时期?当时刘少奇所说的宪法是哪年制定的?
(2)为什么当时宪法也无法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人身权利?
(3)简要评述刘少奇一案平反昭雪这一事件对中国法制建设的作用。
参考答案(1)“文化大革命”时期。1954年。
(2)“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3)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的重大事件,显示了新时期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决心,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并简述其影响。
参考答案(1)成就:实现了第一次全国普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2)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陷入大动荡。
(3)史实: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
影响: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言之有理即可)
基础夯实
1.“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30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九二共识”
C.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解析从材料中“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近三十年”可以判断,该材料发表的时间应为1979年。
答案A
2.完成祖国统一、振兴中华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对下列一组图片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发展
B.“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来的
C.图1体现了在当代新形势下绝不承诺对台湾放弃使用武力
D.图2的背景是两极格局结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首先在香港得到成功应用,B项错误;图1是改革开放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武力解放台湾政策的表现,不是当代新形势下我国对台政策的表现,C项错误;图2是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此时两极格局尚未结束,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3.2016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7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解析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权利主体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权利范围不同
D.历史影响不同
答案B
5.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 )
A.1937年国共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9年北平和谈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解析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制“20世纪下半期”。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D项正确。
答案D
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列强侵略造成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列强侵略造成的残痕”等信息判断,这是指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答案D
7.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评价香港回归10周年时说:“十年前,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香港问题,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法兰克福汇报》主要是在强调( )
A.“一国两制”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B.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C.香港回归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D.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世界意义。故选C项。
答案C
8.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事件表明( )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解析从材料“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可看出两岸已出现了缓和之风,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此情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故选C项。
答案C
9.“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 )(导学号52430080)
A.和平统一祖国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加强两岸交流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10.观察下图,判断此图的主题是( )
A.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B.反对“台独”主张
C.主张武力解放台湾
D.台湾难以回归祖国
解析图片中文字反映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活动,由此可判断B项正确。
答案B
能力提升
1.央视春晚曾出现过两副对联:(1)荆花吐艳香江瑞,莲蕊临风镜海清。(2)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两副对联中涉及的相关地区依次应是( )
A.台湾、澳门、广东、广西
B.香港、广西、台湾、广东
C.台湾、澳门、广西、广东
D.香港、澳门、广东、广西
答案D
2.“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这首诗表明( )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
答案C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材料二 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用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即使不发生武装冲突,香港也将成为一个萧条的香港,后遗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香港。所以,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
人时的谈话(1984年12月19日)
(1)两则材料涉及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一个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
(3)香港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香港问题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香港回归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
(2)从中方来说,可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可以保证香港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从香港来说,香港的现实被尊重,香港的社会制度、民众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从英方来看,英国在香港的利益很多被保留。
(3)香港问题的产生是清朝国力衰退、清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香港问题的解决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结果。启示:外交是政治的延伸,“弱国无外交”。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导学号52430081)
(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参考答案(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
(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回归祖国提供借鉴。
(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