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页
信息窗2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地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灵活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在竖式计算上的区别,能掌握积的末尾如果有“0”,应先点小数点再划“0”。
3.在小数乘法练习过程中,探索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以及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的确定。
教具、学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知道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掌握的最好。
用竖式计算:
3.6×2.8=
0.124×1.5=
(1)让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完成(目的是:订正时,直接挂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进行讲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呈现出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计算时应注意: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化成最简小数。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判断各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多媒体出示)。
3.23×8
(
)
1.26×0.17(
)
0.36×0.04(
)
3.5×1.27(
)
0.014×0.09(
)
0.08×1.2(
)学生口答,注意积的小数位数应是两个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
5.06
9.09
×0.7
×
0.2
×
0.3
39.2
10.12
2.727
(1)学生自主观察判断对错,说出错的原因以及改正方法。
(2)师生小结小数乘法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①积的小数点不是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要与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进行区别。
②积的末尾有0的,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把末尾的0去掉。
教师出示顺口口诀,学生朗读并体会。
3.教科书第8页第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把数写下来,再读出得数,要一组一组的填。
填完后交流看看有什么规律,主要是积的变化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投出规律: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位数的变化,即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和。
(3)引导质疑:
右面这些算式的积,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并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乘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时,积的末尾有0的,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把末尾的0去掉。这里要强调先后顺序问题,强调去0前,积的小数位数仍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
4.先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再进行计算(教科书第8页第2题)。
上下两道题为一组,学生自主选择一组题目练习,师生评议。
上下两道题为一组,学生自主选择一组题目练习,师生评议。
5.仔细观察下面的算式及得数,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引导总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和第一个因数相等。
学生举出其他例子进行验证结论。
出示自主练习第8题:
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教科书第8页第5题:
小宁看到闪电6秒后才听到雷声,小宁离闪电处有多远?
(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教科书第9页第6题:
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不计算,根据你的经验,选择正确的乘积。
(1)50.6×1.8=
A.
91.08
B.
46.05
C.
40.08
(2)0.42×0.016≈
A.
6.72
B.
0.672
C.
0.00672
(3)(
)×(
)=17.□□
A.
5.□×4.□
B.
3.□×3.□
C.
4.□×4.□
2.比一比,谁的答案多。
48×12=576,(
)×(
)=0.0576
以上两道题学生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在自主练习后的展示交流时,对于思维活跃、细密、开放思维的同学,给予鼓励评价。
三、
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熟练的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吗?
2.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是如何确定的?
3.一个因数乘小于1、大于1、等于1的数时,积和这个因数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板书设计: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学法指导。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积变化的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逐步发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体会因数大小的变化了,积有什么变化规律。发现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能力。
(2)注意解题方法、策略,做题习惯的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中蕴含的规律。在学生交流合作中感知并逐步掌握这些规律并有效利用规律进行计算,这样不仅仅对学生学习今天的知识有帮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更是大有收益。
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在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的练习,由简单到复杂,为使课堂更加充实,教学时可以提前先让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第8页到第10页的练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点处给予点拨、补充和引导。另外教学还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课堂教学时间,适当删减练习题目,灵活调控学生的练习量。
3.需破解的问题。如何将练习课与实际生活问题联系更紧密,提高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使课堂更加高效。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上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4×0.9=3.06
3.4×
1
=3.4
3.4×1.5=
5.1
小数乘小数的练习
当第二个因数<1时,积<第一个因数
当第二个因数>1时,积>第一个因数
当第二个因数=1时,积=第一个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