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 微试题)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 微试题)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03 09: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答案:C
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3.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答案:C
4.传国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
问题: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
【解析】:结合材料“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并联系秦朝政治制度分析回答。
答案: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