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2.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此设置( )
①强化了君主专制 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3.下列关于明代内阁制和清代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朝设置军机处用来取代内阁制度
B.内阁无权向六部发令,军机处则有权发令
C.两者都无权向六部或各省发布命令
D.内阁首辅等于宰相,军机处是临时性机构
答案:C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4分)
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朱元璋“丞相……多有小人……病及于国君”与黄宗羲“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等信息概括。第(2)问,应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回答。
答案:(1)朱元璋:①看法: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②原因: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
黄宗羲:①看法: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②原因:因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废除丞相不利于制约君主权力。
(2)促进了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削弱了专制集权统治,促进了政治和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