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
岳阳市第十中学 高文超
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得而远近有关,不同发生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让学生明白乐音的三个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音色。乐音的三个特征中,音色难以从形成机理上作具体分析,只能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乐音除音调和响度外还有音色的区别。
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介质。________不能传声。
3.有一振动物体,每分钟振动1800次,问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_________。
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 。
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
振动
能传播声音的物质
真空
30Hz
20~20000Hz
340m/s
温故知新
一、音调
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手拨动尺子,比较尺子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一、音调
结论: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一、音调
实验:尺子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一、音调
实验:橡皮筋越粗,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结论:粗细相同,长的振动慢;长短相同,粗的振动慢,频率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思考:
1.男低音,女高音是什么含义?
答:男低音,——男生音调低, 发声频率低;女高音——女生音调高,发声频率高。
思考:
2.男生与女生,哪个声带长?依据是什么?
答:男生音调低,发声频率低,振动慢,声带长;女生音调高,发声频率高,振动快,声带短。
二、响度
(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人耳感觉
到的声音的大小
称之为响度。
同一鼓,用力敲,振幅大,响度大。
二、响度
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幅度大,响度大。
二、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所以说,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同时,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三、音色
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色不同——音色不同
三、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的另一个特征。
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识别人和物。
观察 声波的波形
振幅相同,频率不同——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振动快,频率高
观察 声波的波形
频率相同,振幅不同——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用力敲,振幅大。
观察 声波的波形
不同乐器——音色不同
1.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___,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______。
2.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_,响度越_____。
高低
高
大小
大
课堂练习
大
3.乐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叫___________。
音色
课堂练习
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
女歌手音调高,男歌手响度大。
牛
蚊子
课堂练习
6.蒙上眼睛,你也能分辩同学们的声音,是因为每个同学声音 的不同。
7.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声音的 。
课堂练习
音色
响度
7.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C
课堂练习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
课堂练习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A
课堂练习
10.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B
课堂练习
12.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C
课堂练习
13.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的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C
课堂练习
1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
( )
A. 音调 B.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C
课堂练习
15.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成熟的情况,这种选西瓜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B
课堂练习
16.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进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走进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C
课堂练习
我的收获
乐音:悦耳的声音。
音调——声源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声源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音色——不同乐器,由于材料和构造不同,构成自己特有声音特色。
再 见
谢谢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三章 声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
导学目标:
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得而远近有关,不同发生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重点: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音色。乐音的三个特征中,音色难以从形成机理上作具体分析,只能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乐音除音调和响度外还有音色的区别。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音调是声音的 。音调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
2.响度是声音 。也叫 。响度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还跟人与声源的 有关。
3.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和构造不同,构成自己的特有的声音 叫做音色。也叫 。
课堂导学
一、音调
1.音调是声音的 。音调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
2.声源振动快,频率 ;音调 ,听起来声音尖细;声源振动慢,频率 ;音调 ,听起来声音低沉。
3.一般来说,儿童发出的声音比成人要 ,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要 。
二、响度
4.响度是声音 。也叫 。响度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还跟人与声源的 有关。
5. 声源振动幅度大,响度 ;声源振幅小,响度 。
三、音色
6.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和构造不同,构成自己的特有的声音 叫做音色。也叫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
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的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 ( )
A. 音调 B.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4.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成熟的情况,这种选西瓜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 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7. 下图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高低、频率。2.大小、音量、幅度、距离。3.特色、音品。
课堂导学
1.高低、频率。2.高、高、低、低。3.高、高。4.大小、音量、幅度、距离。5. 大、小。6.特色、音品。
课堂练习
1.C,2.C 。3.C 。4. B。5.D 。6.C 。7.A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